良臣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他总不能直接刻个“女真兴,大明亡”的木牌塞鱼肚子吧。
还行。
还好,唱了一会,那帮孩子中有个稍大些的便领着比他小的走了,倒是没走太远,在里许外持续玩闹。与此同时,远处另有一帮孩子也在传唱着一样的儿歌。
到了驿馆那边,却发明没甚么动静。
火线,一群七八岁大的孩童叽叽喳喳,又跑又跳的奔了过来。良臣几乎撞到他们。
“冰糖葫芦!冰糖葫芦!两文钱一串儿!”
莫非宋丰年那混蛋真敢收钱不办事?
非论兄杀弟,还是弟杀兄,这儿歌总能应上主。
这小贩嗓门极大,固然四九城的街道繁华还是,但还是盖不住他那独占的大嗓门。
这帮孩子就围着驿馆打转,故意人稍一想,就晓得是有人背后教唆。
声音如何那么熟谙,良臣将鸟儿收起,踮起脚尖朝院子里望,可够不着。干脆手脚并用,爬上墙头,朝里一看,就见宋献策躺在一张竹椅上,右手拿着扇子,左手拿着一摞铜子,正在挨个听帮孩子背儿歌呢。
“好,别急别急,都有都有…”小贩见到这么多孩子要买,嘴都快笑歪了。
良臣打了个突,直觉就算这会他赶到四海堆栈,恐怕宋献策也早就跑的没影了。
弄不好,舒尔哈齐还觉得是明朝一些对建州不满的官员暗中授意,目标是要他兄弟完整反目呢。
大街上扎团的人倒是多,可儿家那是和商贩还价还价。驿馆那边,更是安静如常,建州人如平常一样出出入入,涓滴没有甚么不对的处所。
那帮孩子仿佛怕别人听不到般,将儿歌唱得清脆非常。并且,他们始终就是在驿馆内里玩闹,不去别的处所。
这帮孩子买到糖葫芦后,蹦蹦跳跳的又转头。
舒尔哈齐能不能听到,又可否理睬明白这儿歌所指,制止被他哥奴尔哈赤害死,就看他本人造化了。
公然还是大锅熬出来的香,后代的那些糖葫芦只要味,却没有那种沁入鼻息的感受。
先前,倒是冤枉了这家伙,人家还是办了事的。
这帮孩童许是家里大人给了钱,镇静的围着那卖糖葫芦的小贩,嚷着要买。
成果,屁都没有。
小爷是随身没带扩音器,不然怼死你。
儿歌中的“鹿吞食东北”,很较着是指辽东,而“左边一个卫,右边一个卫”则是在变相的指建州摆布卫。
良臣点了点头,这年初也没甚么有效快速鼓吹路子,口口相传是最好的鼓吹体例。
良臣摸出枚小平钱,朝那小贩招了招手:“卖糖葫芦的,给我来串!”
不过,手腕还是有点糙。
胡同里是有住户的,十来家的模样,这会,倒是没有人出来,要不然良臣就得难堪了。
想吓(he)死小爷噢!
付钱之前,总得先验验货。
前人,不成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