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还没说完就被苏轼给怼了返来:“那玩意儿叫墨吗?!那玩意儿能叫墨吗?!油乎乎的东西,能画山川竹木?还是能写出篆隶楷草?!明润我奉告你,能够批量复制的东西,都是便宜货品,叫匠技!不成复制的才叫书画!叫艺术!以是油墨终不如水墨!”
至于苏辙,那娃读书已经读傻了。
苏油笑道:“你这脸皮比肚皮还厚……现在史父执炼煤已经获得了煤焦油,那玩意儿也能当墨……”
栖云寺在城西的连鳌山上,有一眼泉眼,传闻是和纱縠行苏家那眼井是相通的。
苏油笑道:“给城门用的螺钉,和给窗户用的,能一样吗?标准当然要同一,不过不是简朴粗糙的同一。嘿嘿嘿,少找借口躲懒!这道题留给你先想着,不焦急,渐渐来。明天小七哥已经在图纸上处理了这个题目,小提示:需求用到公因数的消解,你可不能输给一个小孩哟……”
留下满头盗汗的石通,叔侄俩扬长而去。
苏轼对劲洋洋:“看,胳膊以下粗细的,都是我来寺里读书后种下的。”
“兄之元素符文,巧思精绝,必行于世。此亦油之所愿,故欣悦不堪,意当附兄骥尾,乃至千里。”
苏油手扶脑门:“看来我这兄长还真是聪明过人,我得顿时回封信才行。”
苏油常常在铁匠坊画图纸,石纸铅笔都有,叫石通取过一刀纸,一盒铅笔,一个黄铜制的卷笔刀,连复书一起交给小厮,笑道:“甚么假惺惺,我们是真惺惺!”
苏轼转过甚看着苏油笑了笑:“好马还是数河北,大理马就是负重走山路还行,真到了冀北,还是垮台。这里风挺大的,你不是要看《病狗赋》吗?我带你去。”
苏油说道:“行行行我不跟你抬杠,可你要晓得,这世上终是不会书画者多。”
“敢揣疏昧,以兄之符文,与梵文数计,公道工加减法等,试记铁氧反应,其式以下者三。”
这就是蛮不讲理了,苏油不由悄悄腹诽,就算几千年后,也没有达到大家会书画,个个懂诗词的境地。
苏轼看着江水感受有些无趣:“去干吗?当年王全斌平蜀还京师,请取云南,负舆图进。翰林学士朱震言:‘大理国本唐南诏,大中、咸通间入成都,犯邕管,召兵东方,天下骚动。’太祖鉴唐之祸,以玉斧画大渡河为界。曰:‘非吾有也。’蛮荒之地罢了,不去不去。”
栖云寺的老衲对苏轼非常宠嬖,苏轼也如同半个仆人,拉着苏油在后山胡乱瞎逛。
苏油想通过道家,为化学在这个天下扯开一道口儿,张象中也想操纵化学,为玄门张目,两人可谓一拍即合,各自都揣着明白,却被苏轼一眼看破。
苏油不由得扯着嘴角干笑了两下:“子瞻,你此人啊,哪儿哪儿都好,就是不晓得看破不说破的事理,今后会吃大亏的。”
“呃……明润,明天我们带上刮刀,搞点石灰上来好不好?”
“兄论铁氧之合,断无一谬。唯第三物,当以过量之铁,以高温低氧致之,细推此理,则知冶炉当中,应多有矣。”
苏油不由得感慨:“真想去外洋看看啊……”
羽纹花钢的剑装已经做好,一样是黄铜鋄银,外加道家法油浸泡透的百年陈化桃木根,极尽精彩,只需求将剑条做出来,便能够拼装了。
苏轼点头:“就仿佛用饭,见到盘子里有苍蝇,你还能闷声不响吞下去?”
“弟油顿首。”
说完又道:“我大宋文华鼎盛,看满山的松树便看得出来,眉山城周一代,老松都被砍光了。”
没一会,两人站在一间僧房,对着墙上的黑墨大字面面相觑。
“弟思三教之由,皆孜求明道,而教养民气者。其途殊迥,而欲至同归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