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译
素书今译
自从汉朝以来,研讨文学、辞章的学者很多,但真正晓得大道的人极少。像诸葛亮、王猛、房玄龄、裴度等人,固然号称一代贤相,他们对于前代圣王的大道,仍然不能有深切的了解,这就是此书之以是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的启事。
原文
黄石公碰到张良如许的豪杰,便将此书传给了他;而张良未碰到合适的人选,便把此书陪葬在宅兆中了。五百多年后,此书被盗墓贼获得,今后,《素书》才传播于人间。但是,所传的也仅仅是黄石公的笔墨罢了,至于他的深意,那里是说话所能完整表达的?
自汉以来,章句文词之学炽,而晓得之士极少。如
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盗墓贼翻开了张良的宅兆,于玉枕中获得《素书》。此书共一千三百字,上面有秘诫:“此书不准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如所传非人,必然会遭到祸患;碰到合适的人不传,也将遭到祸患。”呜呼!黄石
黄石公晓得秦国将亡、汉朝将兴,是以把《素书》授予张良,但张良又如何能体味这部书的全数含义呢?张良之所以是豪杰,而不是贤人,因为他仅能应用这书的非常之一二
书中说:“设变致权,以是解结。”张良应用这一条,招来商山四皓(西汉初隐居商山的四位贤人,时称“商山四皓”),使高祖决计立刘盈为太子。
公竟如此的慎重!
诸葛亮、王猛、房琯、裴度等辈,虽号为一时贤相,至于天赋大道,曾未足以知仿佛。此书以是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也。
“吉莫吉于满足。”子房用之,尝择留自封;《书》曰:
《书》曰:“阴计外泄者败。”子房用之,常劝高帝
书中说:“决策于不仁者险。”张良应用这一条,劝说汉高祖不要复封六国后嗣。
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其书柬,其意深;尧、舜、
(宋)张商英撰
禹、文、傅说、周公、孔子、老子,亦无以出此矣。但是黄石公知秦之将亡,汉之将兴,故以此书授子
原文
在实际中应用。
哎呀,应用黄石公的几句指导,就能够灭掉秦国和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