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建康城内的景象,不难令人遐想到,隋朝虽在数年前就发兵伐灭了南陈,可直到现在,仍没有放松对建康这座南朝数代帝都的涓滴鉴戒,乃至于建康整座城池都无形当中覆盖着一股浓浓的肃杀之气,令每一名初到建康的人们心中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可骇感。
在这类自相冲突心机的差遣下,杨凌决定先到建康灵谷寺见罢无垢和尚,办完老蒋拜托给本身的事情后再设法在本地探听三郎的下落。
小和尚见杨凌没驰名刺,只拿了块小孩随身佩带辟邪用的桃木符来支应本身,便有几分瞧不起他,把伸出的手抽了归去,撇着嘴说道:“念在你远道而来的情面上,我与你多说两句:本寺方丈、藏经堂首坐皆是经当今圣上御批诏准,享用四品供俸的高僧大德,岂是你个来路不明之人随便拿块桃木符就能见着的?快走吧走吧。”
杨凌一个小小的驿隶,身上哪带有甚么名刺,灵机一动,伸手从怀中摸出了老蒋托他带给堂兄无垢的桃木符递向了小和尚,向他解释道:“还请小师父通融通融,将这块桃木符拿给无垢和尚,就说是他的堂弟蒋无病托人来见他的。”
当时邻近年关,前来灵谷寺烧香礼佛的信众络绎不断,杨凌伴同世人先到大雄宝殿进了一柱香,因不便向在大雄宝殿内唱诵经文的和尚们探听无垢和尚的居处,遂信步绕到了大雄宝殿的前面,看到殿后一隅有座伶仃的院子,院门外站着个小和尚,便朝他走了过来,客气地向小和尚探听道:“叨教这位小师父,无垢和尚现在那里?我想见见他。”
经此一节,杨凌再不敢向他探听别的事了,恭敬地接过回执谨慎揣入怀中,仓促向那书吏鞠了一躬,回身就跑出了广陵总管府西侧院。
灵谷寺坐落在建康城郊的蒋山脚下,在建康城内的诸多佛家寺院当中范围算不得是最大的,但是寺内的香火却极其畅旺,乃至于杨凌在灵谷寺门外需求列队等待了好大一会儿才轮到了一个空出的拴马桩子把马拴好,带着几分猎奇和镇静跟着人流走进了这座江南名刹。
那书吏把几十文铜钱揣入怀中放好,这才对杨凌有了点笑容,重新提起笔,刷刷点点写下了一份回执交给杨凌,冲他摆了摆手,表示他能够走了。
话音未落,只听院内响起一个宏亮的声音问道:“何人在门外大声鼓噪,要求见贫僧啊?”
那书吏问明杨凌来自哪座驿站,立马停动手中的笔,抬开端瞪着杨凌问道:“你就是阿谁杨凌啊,两个月后果错放你随关跃回了岭南,害得我被麻参军罚了一个月的薪俸,这笔陈帐我们要不要先算过了再说别的?”
经向路人探听得知了前去灵谷寺的线路,杨凌不敢在建康城中久留,打马穿城而过,直奔东南边向跑了下去。
杨凌回到总管府正门外解开拴马的缰绳翻身上了马,才蓦地想起本身怀里还揣着驿长关跃写给总管府兵曹李书吏的一封信没有送到,因回想起关跃曾对他提说过,这封信的内容主如果托李书吏设法接本身的养母娄氏来江南与本身团聚,杨凌唯恐关跃如此热情是别有用心,干脆将错就错,也不再折回西侧院将信送交给李书吏,打马扬鞭径直出了广陵城南门,奔江边飞弛而去。
建康后代又称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市,这里曾是隋朝之前东晋以及宋、齐、梁、陈五个朝代的帝都地点,也是虎踞龙盘、很有王霸气象的一座江南都会。
“你是从关外来的?”小和尚略显不测埠打量了杨凌两眼,把手向杨凌一伸,说道,“可曾带驰名刺,容我先去通禀一声,看看师伯是否得空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