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宵真人头顶悬着万古丰碑,径直落在苏杉正火线,眼神在帝踏峰漫山遍野笔迹中扫视一番,霍然见得李氏那一行名字第一行,不但写着苏杉的名字……而在苏杉名字中间,更是并排写着:神宵真人、李心魔……
此话虽是朝着诸多族人说出,关头还是在扣问苏杉。
“此经文是我寒山寺立派之基,望诸位和尚,细心体悟!”
“神宵兄弟著书立碑,贫僧该当参禅立道!”
神宵真人身上气味仿佛一股净水,言行举止,模糊暗合大道。
却闻得大德严肃和尚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再言道:“源自八百佛祖的佛门以内,本有三净戒,第一是恶心去尽,此戒可取;第二十善心满学,此戒也可取;其三倒是度尽众生……照贫僧看来,唯有这度尽众生最是在理!八百佛祖不是我等众生,又安知众生哭苦乐,如何能替众生做挑选?故而我寒山寺教义,称作大乘佛法,与他太上魔道以及八百佛祖小乘佛法不尽不异……”
可当神宵真人每写完一个大神通的运转功诀以后,那一道神通笔墨就藏匿消逝不见,而诸多修士也只感觉心中一片空缺,竟是任何笔墨都没有记清楚。
“为中原族人算计,算不得甚么。”
“本尊有礼了!”
当年在十重六合中,七十八万泰初天赋神族修士,气力溶于一处,比之上古神魔威能已是刁悍了很多。
一共约莫有二千余道。
霹雷隆!
“大善!”
跟着李半仙口中话语说出,更有滚滚雷音,乍现于寒山寺天空表里。果然是讲得天花乱坠,地涌弓足,一阵阵异象呈现于寒山寺中。而大德严肃和尚更是一脸庄严,挥手间在寒山寺山中掀起一道石碑,将李半仙口中讲出的话语,全都篆刻在石碑之上。
个个闭上眼睛,在心间揣摩大德严肃僧人丁中话语,一时候难以辩白,只得眉头舒展,杜口不言。
一行行笔迹写出,尽是大神通之言。
“善哉!善哉!”
“当然能叫做《寒山寺大乘本愿经》,师弟你这经文,不与太上魔道不异,也不与八百傍门佛祖不异,经文中句句劝人向善,没有半点倒行逆施的意味在里头,天然能作为我寒山寺传承的经籍。自此以后寒山寺有师弟这三十余万字的经文作为根底,首创一派佛门教义,自此我寒山寺中佛法,再不与太上魔道不异!”
诸多中原族人,看得眼都直了,也没有任何人窃保私语,只想将冰封之上笔迹看清。
逸曦和尚在石碑面前站了好久,将三十万言经文阅览了上百遍,喟然长叹半响,才卷起一道佛光,朝寒山寺后院那座寒潭地点之处飞纵。
一席佛法真论,共有三十万余言,从李半仙口中洋洋洒洒说出。
这一段典故,与大德严肃和尚那些话语,何其类似。
大德严肃和尚是说,八百佛祖并非我等众生,又安知众生苦乐?
一个个神采极其震惊,只因空中神宵真人与苏杉长相一模一样,却气质迥然分歧。
诸多寒山寺和尚,缓缓从帝踏峰返来,却见到他们的酒肉和尚方丈李半仙,端坐在莲花之上在广场中等待他们,当即一个个停在了广场以外。或是把握着佛珠,或是脚踏钵盂,或是悬空飞翔,数以百万计的和尚,在寒山寺集结一处,明黄僧袍飞舞,仿佛是环绕着寒山寺大山的一团明黄云雾。
“竟然叫做《寒山寺大乘本愿经》……”
神宵真人并出两个手指,指尖呈现一道三指宽三尺长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