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吉时一到,銮仪卫校尉便抬起凤舆,由提炉侍卫手持凤头提炉指导,寺人摆布扶舆,内大臣侍卫在后乘骑护从,向皇后的翊坤宫进发。因为是深夜,随行的人多手执宫灯,沿途也吊挂着大量大红的宫灯,明晃晃的照得全部大炎皇宫如同白天。到翊坤宫阶下后,皇后在恭侍嬷嬷的导迎下走出凤舆。然后改乘凤顶轿,前去翊坤宫的洞房。至此,奉迎皇后的礼节才算是结束了。
仲春十三,初春,花红草绿。正式的封后大典,暨三妃的册封典礼,大炎国天下歇息一日,天子与民同乐,在皇城里各大酒楼设下三天三夜的流水席,是日农夫贩子,男女长幼,皆可到皇城酒楼里喝一杯喜酒,沾一分皇家的喜气。
便有沁人暗香盈入,四位盛装女子盈盈进入,两旁的大臣都忍不住去瞄一眼走在最前面的祈祚年间的第一名皇后娘娘,如同众星拱月般华丽,只因为这一眼,就皆被其冷傲。
但本日是昭告天下的封后大典,一点岔子出不得。天子收回了思路,对身边的督领侍寺人福禄点头表示,让他能够开端宣读圣旨。
接着还要新封皇后去朝见皇太后,当上了皇后娘娘的柳夭夭熟谙礼节,当然不敢有半点失礼,回翊坤宫重新换了装,想要在皇太前面前留下个好印象。
第十二卷柳成坤极心连白鸿第十二卷(1)
一场封后大典就如许无一点不对,完美无缺地停止结束。百姓有了皇后娘娘,百官有了皇后娘娘,天子有了皇后娘娘,但是百姓喝彩雀跃,官员喝彩雀跃,天子本身却欣然若失地高兴不起来。明显获得了一个能解他小巧棋局的女子,却为何还是感觉,心头还是空空,如之前一样,并没有因找到另一半而变得满足的感受。
柳夭夭双手放在腰部,右手搭在左手之上,在枢纽处闪现出一个角度。面上带着持严峻雅的浅笑,笑而不露齿,明眸含情。曳地七尺的凤服,拖在铺了一层红色地毯的殿上几近如同上面华丽的装潢,只要当柳夭夭莲步轻移时才气看得出它在挪动。九重轻纱,层层叠叠却还是超脱轻浮,行动时涓滴不显粗笨,反而纤纤袅袅,如同胡蝶极薄的翅膀。金缕绣鞋只在裙下暴露一点点,精美又富丽,落地无声地姗姗走来。
她自料白叟家都是崇简朴素的,因而不敢穿过分持重华贵的衣服,只挑了低调简朴的衣服穿。橘红色为主色,既有喜气又不显张扬,娟秀而又不决计,斑纹是印的浓墨花鸟山川,镶边滚梅花绣,花腔精美。不过因为她是新封的皇后,素雅却也不能丢了大炎国的脸,因而头上稍稍华丽些的装潢便起了画龙点睛的感化,头戴金钿子,钿子主色为灿金色,以精彩的镂空雕斑纹路装点全部钿子,并镶嵌大颗珍珠,饱满且圆润,团体光辉繁华。
华服衬美人,柳夭夭穿戴恍若神仙,明艳不成方物,大臣们都像是看到了九天上的仙女,背面的三位妃子竟只能成了她的烘托,世人皆由心而发地对她尊敬和赏识,感觉柳夭夭的确足有做皇后的仪态风采。
无数寺人宫女在前开路,举着一对对龙凤旌,雉羽宫扇,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又有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再是执事寺人捧着香巾、绣帕、漱盂、拂尘等物。如此一队队过完,前面方是八个寺人抬着一顶金顶鹅黄绣凤銮舆缓缓行来,载着皇后驶向皇太后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