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极少的代价调换最大的胜利,这是孙子军事思惟的精华。他喝了一口水,悄悄心,接着说:“此乃存亡攸关之大会战,敌军反击必定狠恶,我军不得有半点忽视,更不成轻敌。我军打击愈猛,敌军必反击减轻,让我来慎重宣布:凡临阵脱逃撤退者,定斩不饶!凡率先登上郢国京都者,必重赏金银与官爵!诸位需知,此战之终究目标在于活捉楚王,故活捉楚王来献者,赐与甲等功劳重赏,奖以高官显爵。众将既知此乃我军存亡关头之圣战,尚请戮力尽忠,共护吴王!”
吴军攻城,其势如饿虎扑食,蛟龙戏海,如火如荼,进犯大城门之军,竟相攀附登城,但是礌石、滚木、火轮暴雨似的滚落而下,吴军几度登城皆不得胜利。城里虽潜有吴军兵丁,现在已混于楚兵当中,分赴四门,楚军频繁地调来调去,为他们的活动藏匿供应了便利,但终因为数寥寥,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可乘之机,只能喊喊“吴军进城了,快逃命吧”之类的标语,很多人是以被冠以“煽动军心”之罪当场正法。
集会结束,诸将各自回营,作着各种攻城的筹办,只待子时一到,便群起而攻之,一举而克之。
孙子的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字字千斤,众将军闻后无不心潮彭湃,誓为攻占郢都而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