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浴之已疥,又能够已胕。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此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下,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筓而黑端,名曰豪彘。
又东三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成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雌雄,食者不妒。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至于具区,此中多鮆鱼。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天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其兽多【牛乍】牛,其阴多磬石,其阳【王雩】琈之玉。鸟多赤鷩,能够御火。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赤缘木而生,食之已肉痛。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活。食之无肿疾。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此中多黄金。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青护-言]。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此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能够已疠。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实在如枣,能够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令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鬣。其鸟多鴖,其状如翠而赤喙,能够御火。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如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成杀也,其名曰。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此中多芘蠃。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乃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面,稻米、白莹为席。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此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觉得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