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大丧事: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烛夜、金榜落款时。
半晌以后,在天涯绝顶出现出一抹浓烈紫意,自东方而来。
周遭百丈以内的江面在这一刹时光滑如镜,不起半分波澜,继而下压三尺,好似一个凹出来的水碗,与之同时,小舟船下升起一个浪头,如一朵静止不动的祥云,将小舟全部托举起来,使得小舟停在浪头之巅。
船上无有船夫,却自行而动,顺江而下。
江陵城乃是东南重镇,繁华鼎盛,城内不乏三层之高的酒楼,特别是第三楼,多为名流雅士或权贵世家的公用,常常在此召开酒会诗会,酒酣胸胆开张,诗兴豪情大发,凭栏而望,很有些一览众山小的意味。
道人不再掐指推算,两只大袖悄悄一抖,从站立转为盘膝坐于船头之上。
府内的其他人等也跟着苏姓道人的视野望去。
本年刚好是秋闱之年,江陵城又是州城,秋闱方才结束,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他抬起脚,云履悄悄踏在船头之上。
滚滚大江东流水,颠末江陵城外,奔赴入海。
李玄都昂首望向立在船头的那抹紫色身影。
转眼之间,江陵城已经遥遥在望。
放榜后,遵还是例由巡抚在一座三层酒楼上主持鹿鸣宴,一群新晋举子在此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然后道人从苍鹰矶上一跃而下,大袖飘摇,落于船头之上。
楼内士子猛地传闻闻神仙之说,都来到外廊旁观,全都面面相觑,不敢置信。
道人将小舟抛向江水当中,小舟顶风而涨,落水之时,已经与平常舟船无异,溅起无数水花,好似卷起千层白雪。
每逢八月十八大潮,苍鹰矶是一线潮最好观景点,来自天南地北的观潮旅客齐聚于此,有负笈游学的墨客士子,也有带剑闯荡的游侠,在承闰年景的时候,还会有海军检阅,荆楚总督亲身坐镇此地。江南的名流富商与达官权贵都拖家带口前来观潮,可谓盛事。
李玄都忍不住无法苦笑。
小舟越来越高,从十丈之高到数十丈之高,再到百丈之高,脚下大江已经变成一条细弱的青色长线,整座江陵城也不过是一个方盒普通。
只看到来人周身光彩流转,面庞朦昏黄胧看不逼真,一袭紫色道袍无风而动,此时独立船头,更显飘飘乎成仙登仙之意。
在凡夫俗子之眼中,这可不就是实实在在的神仙神通。
苏姓道人神采乌青,极力压抑这番气势骇人的元气混乱。
每三年的春季,在各州的州城停止一次乡试,因为在春季停止,故名“秋试”、“秋闱”。凡考中之人,便可由秀才变成举人,得以插手来年春日的会试,又叫做“春闱?”,“春试”、“礼部试”。考中者称“贡士”,获得插手殿试的资格。殿试以后,一甲三元赐进士落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大魏宦海上素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不成文端方,故而周听潮才会说本身只是一个同进士出身,从未苛求能够位列台阁。
何谓仙家气度?这便是仙家气度。
下一刻,天空云海之上有一叶扁舟“逆流而下”。
这位乘着飞舟而来的道人,莫非是传说中的神仙?
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
此时得中桂榜,就算今后考不中进士,那也有了举人的士绅身份,士子们自是难掩欢乐之情,酒兴与诗性俱是勃发,就像并蒂之莲双双着花。
人未至前声已到:“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北国无双地,吴州第一家。天师峰上光阴长,真人府中履劫霜。”
半晌后,他从腰间吊挂的锦囊中取出一艘小舟,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摆布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