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谁省谏书牍。
每逢佳节倍思亲。
张旭
杜牧
月落乌啼霜满天,
王维
恰是江南好风景,
故园东望路漫漫,
替人垂泪到天明。
独在他乡为异客,
顾况于至德二载(757年)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贞元二年(786年),韩滉为润州刺史﹑镇水兵节度使时,曾召为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他为李泌所荐引,得以入朝担负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归天,他也于此年3、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他被贬的启事传闻是“傲毁朝列”(李肇《唐国史补》),“不能慕顺﹐为众所排”(皇甫湜《顾况诗集序》)。在贬路过姑苏时,与韦应物有诗酬唱。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暮年定居茅山。贞元十六年,皇甫湜曾在扬州见到过他(《顾况诗集序》)。大历六年(771年),任永嘉监盐官,曾著有《升天记》,描述飞云江上游李庭寻上山砍树,迷不知路,逢见祭水,内有农田、泉竹、果莱、连栋架险、300余家。
虫声新透绿窗纱。
北斗阑干南斗斜。
人物简介
遥知兄弟登高处,
春词
李白
三春白雪归青冢,
红树花迎晓露开。
人物简介
媚眼惟看宿鹭窠。
金陵图
却嫌脂粉污色彩,
王昌龄
笑问客从那边来。
他的诗词小说绝大多数作于唐末期间,尤以写湖湘桂一带风景的作品为多。其词大多为艳情词,气势介乎温庭筠、韦庄之间而偏向于韦庄。用字工炼,章法奇妙,描画细致,用语流便。
昨夜上皇新授箓,
闺中少妇不知愁,
东风不与周郎便,
太真含笑入帘来。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姑苏)人,开元、天宝时活着,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
繁华事散逐香尘,
受降城外月如霜。
故交西辞黄鹤楼,
日光斜照集灵台,
画眉深浅入时无?
朝朝马策与刀环。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近寒食雨草萋萋,
醉卧疆场君莫笑,
冰簟银床梦不成,
不幸半夜虚前席,
金谷园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玄宗回马杨妃死,
宫中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
李商隐
张祜
赠浑家
誓扫匈奴不顾身,
著麦苗风柳映堤。
春宫曲
人物简介
天阶夜色凉如水,
朱雀桥边野草花,
欲把一麾江海去,
穆王何事不重来?
卧看牵牛织女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帘外春寒赐锦袍。
不幸无定河边骨,
人物简介
马嵬坡
雁声远过潇湘去,
人物简介
巴山夜雨涨秋池。
杜牧
桃花溪
广明元年(880年),郑畋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长安沦陷后,郑畋在龙尾坡大破黄巢军,并传檄四方,号令藩镇合讨黄巢。中和元年(881年),部将李昌言兵变,郑畋被迫分开凤翔。中和二年(882年),郑畋被召到成都,担负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管军务。中和三年(883年),郑畋被田令孜架空出朝改任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同年郑畋之子郑凝绩将其接往陇州居住。不久郑畋在陇州病逝。郑畋身后,赠太尉、太傅,谥号文昭。
上有黄鹂深树鸣。
知名氏
鹦鹉前头不敢言。
赠别(二)
斜倚熏笼坐到明。
郑畋(825年—883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墨客,桂管察看使郑亚之子。出身于荥阳郑氏,考中进士后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郑畋进入朝廷,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因错被贬为梧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