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入厨下,
功盖三分国,
此物最相思。
积雪浮云端。
明月来相照。
目前蟢子飞。
听筝
裴迪
元稹
白头宫女在,
到处闻啼鸟。
向晚意不适,
洗手作羹汤。
至今窥牧马,
春怨
贾岛
复照青苔上。
不知心恨谁。
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朝墨客,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平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闻名的山川故乡墨客之一。与大墨客王维、杜甫干系密切。暮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暮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加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夕照,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述的也常是幽寂的风景,大略和王维山川诗附近。
白居易
送崔九
莫买沃洲山,
张祜
王维
先遣小姑尝。
杂诗
西鄙人
遗恨失吞吴。
权德舆
泠泠七弦上,
但见泪痕湿,
古调虽自爱,
江雪
来日绮窗前,
江清月近人。
刘长卿
更上一层楼。
宿建德江
暂游桃源里。
王维
登乐游原
漫步咏凉天。
鹿柴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不敢过临洮。
春草来岁绿,
柳宗元
夜来风雨声,
日暮客愁新。
花落知多少?
近乡情更怯,
八阵图
欲穷千里目,
问刘十九
杳杳钟声晚。
王维
人物简介
李端(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朝墨客。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暮年去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示悲观避世思惟,个别作品对社会实际亦有所反应,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气势与司空曙类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
寒梅著花未?
林表白霁色,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期间前蜀建国天子。王建于唐末插手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架空出朝,任利州刺史,而后不竭生长权势,逐步强大。
万径人踪灭。
独坐幽篁里,
人物简介
操琴复长啸。
寥落古行宫,
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东)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流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来宾。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群情持异,德舆安闲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一声何满子,
哥舒夜带刀。
不获得辽西。
深宫二十年。
权德舆(759—818),唐朝文学家,大臣。
双泪落君前!
春来发几枝?
人物简介
驱车登古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