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冢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决战-风波难平

我的书架

按说局势到了现在这一步,这场来势凶悍的政潮也到告终束的时候,这也是朝野高低分歧的设法。毕竟倒下去的三人,在朝堂中的权势不小,要真是一网打尽的话,难度大不说,也易引发反弹,要真的犯了公愤,李林甫这个宰相也不会有好日过。

因而,皇甫惟明家财被籍没,其家人也成为放逐之人持续前行。罗希奭又带领部属赶至河西,然后按图索骥将送行之人拿下,少不了又是一番酷刑鞭挞。待罗希奭返回都城,那道皇甫惟明交结军中之人谋反的奏书早被李隆基和李林甫看过,此事也就真正灰尘落定了。

李林甫向李隆基禀报二人的死讯之时,将其死因归于他们自愧有亏,以死相谢皇恩。李隆基心中无法,感慨数句后,便只能就此丢开。

李林甫得此圣旨,当然要纵情挥洒一回。他唤来吉暖和罗希奭,对他们密密叮嘱了一番。

李隆基接过后,随便翻看了一下,便略有不快的说道:“此等小事,你本身做主便好!”

李适之的左相之位为林希烈接任,皇甫惟明的河西节度使一职由王忠嗣兼任,韦坚的刑部尚书一职由李林甫兼知。

李亨有此思虑,却又不敢与人陈述,心中唯有暗自焦心。由此心火渐旺,竟然夜不能寐。李亨厥后终究明白,不管外事纷繁,本身的太子之位是否能存续,只在父皇的一念之间。想通这点后,因而便决定入兴庆宫请见父皇。

“祸乱之源?李卿,你许是将局势看得过于严峻了。”李隆基此时脸上竟带了一丝嘲笑,阴沉沉的看着李林甫。

李亨尚在母腹的时候,李隆基为避姑姑承平公主的诽谤,差一点将李亨杀死于母亲腹中。待李亨出世及至渐渐长大,其母早被李隆基忘记,且二哥李瑛早早被定为太子,则李亨实难引发外人重视,由此他也学会了以冷静无闻来保全本身。

不怕你说甚么,就怕你沉默不语!

“陛下,此案具结以后,臣又想了很多。此案事发前绝无征象,而变起突然,何故如此呢?缘于大家渊源甚多,其暗里来往,人莫能知。以皇甫惟明为例,其历任侍御史、司农少卿、司农卿等职,因久在京中,他的那些人脉渊源又如何能详查呢?”既已豁出去了,李林甫便干脆放开了手脚,正视着李隆基,一脸坦诚的回道。

李隆基沉默不语,心中想的却多是此后应如何制约这日渐势大的李林甫。

“儿臣觉得韦氏一门素爱肇事,其家属枝蔓甚繁,由此良莠不齐,儿臣是以忧心。”李亨答复道。

这些本也算不得甚么,哪怕平凡人家犯了事,放逐外埠的时候也会有三两亲朋前来送行,何况是皇甫维明这般的高官大员,有几位密切的老友为其送行,天然算不得甚么。

李林甫赶紧躬下身子,答复道:“陛下,此事,臣实在没法做主呀!”

李亨却还是躬身拜道:“父皇,所谓瓜田李下,难以释疑。儿臣向为胆怯之人,深恐招惹费事。故恳请贬斥韦氏,还请父皇为儿臣另择夫君为妃。”

但是,或许是恰是因为清楚的熟谙到了三人残存的权势还是庞大,何况李林甫也不是个半途而废的人,再者,万德昭的目标也尚未达到……

李林甫忙又加了一把火,说道:“陛下,实在王忠嗣与安禄山相较,二人稍有辨别。王忠嗣毕竟为中土之人,就与朝中之人有了千丝万缕的干系;而安禄山系胡人,他除了尽忠天子以外,与朝中之人难有甚么隐蔽的干系。但也正因如此,如皇甫惟明普通的中土将领,一旦生了反心,那风险可就大了!”

推荐阅读: 重生之修仙至尊     苍山耳语     傲剑九重天     狼少枭宠呆萌妻     我家老婆可能是圣女     重生九零之军长俏娇妻     我在仙界种田     麻衣女神相     罪恶之城     首席军神     开局获得混沌神功     农门春归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