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创于中国金代初年。初创人王喆(1112~1170),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出身处所朱门,暮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辞职还家。正隆四年(1159),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布道。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1、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全真道至此正式建立。该教教义受期间思潮影响,力主三教合一,以《品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典范。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以为修真养性是羽士修炼独一正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肠平静,才气返朴归真,证道成仙。还规定羽士必须削发住观,严守戒律,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对犯戒羽士有峻厉奖惩,从跪香、逐出直至正法。金元之际邱处机嗣教时,全真道获得大生长。邱处机于1219年远去西域行宫朝见成吉思汗,大得赏识。赐给金虎牌、玺书,命他主持天下玄门。邱回燕京后驻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开坛说戒,弟子四出建立宫观,使全真道构造生长到极盛。厥后虽因与佛教辩论失利而受打击,但在全部元朝全真道一向保持生长势头。
谭处端所创的拳法——“南无拳”至今仍传播,并在申请中国非物质文明遗产庇护。
宁海东牟人,玉阳其号也。金熙宗皇统二年壬戌三月十八日,母周氏夜梦红霞绕身惊寤。是日乃生。甫七岁,尝断气仆地,移时方苏。母惊问:“汝何为而如果?”
名处玄,字通妙,长生其号也。金熙宗皇统七年七月十二日生于东莱之武官庄。其先九世,孝友接踵。宋太宗承平兴国年间朝廷旌其门闾特免本郡诸役……母王氏夜梦白衣翁平出西南指之,有玉树而四枝各有一金叶。令取其一曰:“他日异人,意将取之。”叶自坠于手,
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县滨都人,世为显姓。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戊辰正月十九日。自幼好学不娶。金熙宗大定六年,师甫十九居昆嵛山间,闻重阳师于宁海全真庵即往师焉。厥后,丘祖曾在蟠西河积功磨性经历了六年,龙门洞内又坐了七年的真功(蟠西六年,龙门七载),美满得道,被天子赐赉敕书虎符,管领天下玄门(道功备而名闻时主,丹符锡而把握神仙)。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弓足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天子封号:长春演道主教真人。武宗天子加封: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是为龙门派祖师。丘处机为金朝和蒙古帝国统治者恭敬,并因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减少殛毙而闻名。
当金元期间全真道在北方生长时,南宋地区亦有专主内丹修炼的道派,称作金丹派南宗。该派以张伯端为初创人,其特性是修炼时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元朝同一江南后,南宗与全真道(北宗)归并,共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下设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五祖和南七真、北七真合称五祖七真,被后代全真派一起供奉。南北宗归并后仍称全真道,为封建社会前期玄门首要宗派之一。全真道内部又分化出一些小家数,如南宗有清修派和双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传一派,此中邱处机所传全真龙门派权势最强。明朝朝廷正视正一道,全真道权势相对减弱。清初闻名羽士王常月清算教门,曾一度答复全真龙门派,但终难挽救全真道在清朝日渐式微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