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庙堂之高有儒、墨、兵,处江湖之远有道、佛、魔,别的更有傍门八百,左道三千,各擅胜场。
而李和光好整以暇,只是以梁尘观入门的一套青松剑法,就守得密不通风,滴水不漏,这时顺手反击,更显得游刃不足。
胡永赞叹当中,火云掌妙招不竭,一时候擂台上仿佛被红云掩蔽,灿艳炽烈,囊括天下,在美不堪收之间包含*着致命的杀机。
他左手提着一柄松纹古剑,右手竖掌而立,款款一礼。
“老夫滚雷刀薄鸿,得江湖朋友抬爱,在这汤临县周边略驰名声,此番人缘际会,与六臂神猿孟老弟、天鹰陈腐弟,共同担负此次擂台比武的公证人,幸运之至,必然不负大师所托!”
这在宁海县一地,已经算是了不得的妙手。
但是胡永攻得越急,李和光守得更加得心应手,一套青松剑法信手拈来,窜改由心,就仿佛一株渡劫成精的老松,跳出五行外,劫火不加身。
随即,两道破空声响起,元晋只感觉面前一花,擂台上已经多了一青一赤两道矗立身影,目不斜视,针锋相对。
他身着红色衣衫,炽热刺眼,其人仿佛也是脾气暴躁,性烈如火,咧开嘴笑道:“哈哈,无妨!我练掌,你习剑,擂台比武各展所长,乃是天经地义!你如果弃剑不消,反而是我胜之不武!”
此时擂台上比武的两人,李和光和胡永,就是武道第一境地,气脉美满的层次。
实则若不是李和光与胡永的约斗非常仓促,这公证人的差事本该由本地官府、六扇门的妙手与在野名宿共同担负才是。
当今天下,武道大师层出不穷,诸多武学实际百家争鸣,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阐释武道,开宗立派!
“飞云出岫!”
胜负,只在顷刻!
擂台下世人看得聚精会神,心境荡漾,仿佛自家就是场上存亡相搏的配角一样,连大气都不敢喘气一声。
“久闻中间精通梁尘观云雾飞烟十三式,也请接某一招,赤霞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