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斩蛇剑:别名“斩蛇”。汉高祖刘邦白蛇之宝剑。《西京杂记》:“高祖斩白蛇剑,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拜见“断蛇”条。
<84>长铗:当代宝剑名。较-般剑为长。《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王逸注:“长挟,剑名,其所带长剑,楚人名为长铗也。王夫之通释:“长铗,剑也。”《战同策.齐策四》:“居有倾,复弹其铗,歌曰:‘长铗返来兮’。”
<17>破山剑:当代剑。《珊瑚钩诗话》:“有农夫耕地得剑,磨洗适市,值贾胡售以百千,未可,至百万,约来日取之。夜归语老婆,此何异而价至。是庭中有石,偶以剑指之,立碎。诘旦,胡人载镪呈,则叹叱曰:剑光已尽,不复买。农夫苦问之。曰:是破山剑,独一可用,吾欲持之破宝山耳。”
<20>折铁宝剑:当代名剑。状似刀,仅一侧有刃,另一侧是背,上有一窄凹槽。剑身中间印有宽凹槽,长3尺4寸3分,重仅1斤4两。《拳剑指南》谓:“状极高古,有刚柔力,能曲折自如。单双手持之,无往倒霉。此是古大将所用折铁宝剑。”
<62>转魄:春秋期间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三。
<9>游勇剑:当代名剑。为游勇(行迹无定者)所铸。《会要》:“贞观元十年玄月辛卯,南诏献锋槊、游勇剑。”亦名“浪剑”。
<33>胜邪:春秋期间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拜见“湛卢”条。
<71>吴王光剑:古剑名。为春秋期间吴国君至光所用。安徽南陵县出土文物。剑通体长50厘米,茎为圆柱形,有二道环棱形箍。剑身有脊,近腊处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剑以战戍人。”
<58>锟鋙:当代名剑。《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之剑,……切玉如泥。亦作昆吾。”注:“昆吾,龙剑也。”
<19>火精:当代名剑。《杜阳杂编》:“火精剑,建中二年大林国所贡。云其国有山,方数百里,入迷铁。其山有瘅毒,不成轻为采纳。若中国之君有道,神铁则自流炼之为剑,必多灵异。其剑之光如电,切金如泥。以朽磨之,则生烟焰;以金石击之,则火光流起。唐德宗时,大将幸奉天,自携火精剑出内殿,研槛上铁狻猊,应手而碎,乃乘舆夜,待从皆见上仗数尺光亮,即剑光也。”
<28>龙泉:当代名剑。亦称“龙渊剑”。出自河南西平县。取本地龙泉水淬剑而得名。《东观汉记》:“章帝赐尚书剑,韩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泉剑”。又,浙江龙泉县所铸之剑,亦称“龙泉剑”。
<41>纯钧:当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越绝书.别传记宝剑》:“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客曰)……扬其华,(揪)如芙蓉始出,观其(纹)(斑纹〉,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钩耶。”拜见“湛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