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也道:“是啊,娘娘,这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无不正视这百姓之繁衍,此乃国之大事,存亡之地,是以很多朝代都行过这配婚之令。如汉惠帝时,女子三十不嫁,罚六百钱;晋武帝时,“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梁武帝时,凡女子二十无夫,皆充洗衣房;唐明帝时,适龄女子需在一年内结婚,不然先问罪于父母,并由本地县衙或者教署遵循唐律户婚的规定停止配婚;元定宗时,女人十六无指从者,入归大帐,次者赐军士。”
“一共有八十六万妾室,比我安女堂里统统的女子还要多出五十万来。而她们的夫主一共有多少人呢?不过六万。一边是四百万的旷男娶不到媳妇,一边倒是六万男人占了八十六万的女人。诸位尚书既然如此担忧这些旷男娶不到媳妇,何不在《配婚令》外,再行一道《废妾令》,每个男人都只许娶一房妻室,再不准纳妾,如此一来,除了我那安女堂的三十六万女子,又能多出来八十多万女人好配给那些旷男呢?”
“至于甚么事关男人庄严的大话就更别扯了,妾室在你们男人眼里不过就是个安排玩意儿,常日里被你们送来换去乃至打死的还少吗?拿去换马的、换钱的、换画的也不在少数,阿谁时候如何不在乎头上的帽子色彩呢?”
“这……”吏部尚书清了清嗓子道:“娘娘有所不知,那几个朝代都是在开端的时候行这配婚之令,到了厥后几位末代君主时,因其朝政日趋荒废,乃至政驰令废,这才使得旷男有增无减,最后还是发作了兵乱,可见其亡国之因不在于《配婚令》,而在于虽有此令,却不能对峙履行之故啊!”
“哈哈哈哈,本来在诸位臣工眼中,我帮女人说话,不过是为了一已私利?枉尔等整日自夸甚么才比诸葛,堪比管仲,本来个个都是有眼无珠之人,连本宫一心为国的良苦用心都看不出来。本宫当然是在为女人说话,但本宫此举恰是为了从底子上强我大秦,兴我中原!”
一时满朝文武齐声说道:“还请娘娘以江山社稷为重,女子私利为轻!”
她这一问启事,那赵尚书气得斑白胡子直抖,愤然道:“恰是因为她们游街肇事的由头过分荒诞,老臣才恳请陛下定要将这些失心疯的妇人十足给关到牢里去,免得放她们在大街上口出荒唐之言,妖言惑众。”
“生男勿欢乐,生女胡哀痛。贫家溺女间亦有,大族溺女岁为常。本日女初生,他时议婚系。贫家纳聘类多金,大族嫁女倾箱笥。倾箱笥,爷先愁,不幸骨肉已浮沤,阿爷不顾先转头。吁嗟阿爷阿爷忍为此,但愿人间都生子。生子行须娶妇归,请爷娶向东流水!”
立时有人嘀咕道:“这再加安女堂的几十万人,不也差不了多少了吗?”
甚么?《废妾令》?这周皇后也太狠了吧,不但拦着不让元嘉帝纳妃,现在竟还把手伸到普天下男人头上来了,竟然还想让他们一个个的都跟元嘉帝一样,一辈子只守着一个女人,这哪儿能成啊?的确是欺人太过!
“都听清楚了吧?本宫再提示你们一下,本宫安女堂收留的那三十六万女子也在这二百八十四万人当中。也就是说,目前国中所余的女子,除了那八十六万妾室以外,已再无一女可堪婚配了。就算如此,也另有三百多万旷男是必定讨不到老婆的,因为他们底子就无妇可娶!”
“除了这拐卖案,妇人被男人□□的案子也是越来越来,乃至光天化日之下,也有人不管不顾的公开行事,可见那些男人们实在是旷得狠了。再如许下去,不说那些娶不到老婆的男人们还能不能再憋下去,会不会憋出甚么病来,就是对女人们也是极不平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