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灭她家国的豺狼之辈,也能配她?
姬月白唇角微扬,面上的笑意微微带了些挖苦的意味,内心倒是如明镜般的清楚:只怕是田蓝心机活络,感觉待在本身这个二公主身边不平稳,想要去寻徐嬷嬷这个乳母找个新前程吧......
这是,这是她母亲张淑妃的寝宫:永安宫。
玉暖神采微变,但还是很快便接口道:“徐嬷嬷寻她有事,便先出去了。”
只是,自二公主落水醒来后便变了很多脾气,玉暖又没田蓝那般的胆量,劝人的话在内心转了又转,不知不觉间又给咽了归去。
防盗中, 请稍后或补订阅 她现动手掌还小, 握着笔时多有些吃力, 写出来的字也少了几分力道, 不多数雅。但姬月白也没练字的表情, 只依着本身昔日里的笔迹,趁着一口气,工工致整的抄了几大张的佛经。
先是借着假病让人抄佛经,然后再严令厨房只给送清粥小菜,最后竟是连出门的后路也给堵住了――虽不见丁点儿的刀光剑影,可这倒是精力与身材上的两重压迫,如果换了个浅显的六岁孩童,凡是体弱、心机接受力弱一些的,只怕都要捱不过,得哭着服软。
玉暖想着姬月白午间才在蓬莱宫里看过病中的四皇子,这会儿抄着抄着就想起弟弟也是有的,摆布也不是大事,这便伸手接了那几张佛经,叮咛上面的小宫人跑一趟。
张淑妃乃是成国公家的嫡幼女。世家贵女,千娇万贵,自来便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只因张淑妃自小便仙颜惊人,虽甚少见人,但多年来竟也常有隽誉传出,赞她姿仪甚美,世所罕见。
那是洛神赋里写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粥是最简朴的白粥,熬得稠稠的,还冒着热气,小菜是腌黄瓜和酱黑菜,只用粉白小碟儿装了,分量亦是少得不幸。
说着,玉暖又说这煮粥的米是那里御田出来的,用的又是甚么泉水......只把这一碗粥说得天花乱坠。
玉暖面上掠过一丝踌躇之色,但她还是把话说完了:“娘娘说,既然陛下已经传话让殿下先不要太急着去闻知阁,干脆告几天的假,在永安宫里静养几日。”
银剪子咔嚓一声,那摇摆的烛光先是蓦得一亮, 旋即又暗了一些, 重又沉寂了下去。
等喝完了白粥,姬月白这才将手里的匙子连同那空了的瓷碗一齐搁了下来,淡淡道:“你跑一趟,叫翡色过来见我。”
听完了玉暖的话,姬月白不由抬了抬纤淡的眉梢,她一向冷酷沉寂的面庞上终究暴露些浅笑容,如冰雪溶解、天光乍现,叫人一时都有些呆住了。但是她那双颇似张淑妃的水眸里倒是没有一丝笑意,冷沉如霜雪,只余挖苦和自嘲。
玉暖实在是故意想劝二公主去与张淑妃服软的:归正二公主年纪还如许小,又是做女儿的,便是与亲娘服个软也没甚么,又不是丢脸的事。最要紧的是,胳膊老是拧不过大腿,二公主那里又是张淑妃的敌手,何必非要与人对着干呢?
是以,张氏初入宫虽只得朱紫位,而后数月独宠,终究有孕。待她第二年生下公主,天子便赐她淑妃之位,后宫当中也只略逊于生下皇宗子的贵妃许氏和宸妃方氏。
当时候,张国公两朝元老,世子年青有为,便是张家长女也已入宫为后,乃至还为当今诞下嫡子。张家一门,便如烈火烹油,鲜花招锦,实在显赫已极。张家高低也晓得过犹不及的事理,当时候也想着替这小女儿寻门好婚事,去过安平的好日子。
却见玉暖正躬身立在她身侧不远处, 她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银剪子, 正低头去剪烛台上的灯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