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郊区入秦淮河。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胶东郡:偶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四周地区归三个处所官别离办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地点临晋,今陕西大荔。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批示部。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河间郡:偶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北海郡:偶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清闲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广陵郡:治地点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统领。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代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分歧的观点。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吴郡:治吴县(今姑苏),辖今苏南浙北,包含杭州在内。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上郡:治地点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东莞郡:汉末设,治地点今山东沂水东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