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藩属国非常多,是历代之最。
“还望陛下三思!”
一条兼良满头大汗,脸上的粉都被冲出了沟壑。直接将脑袋贴在空中上,声音颤抖“我国高低,皆经心极力奉侍大明,绝无半分违逆之心啊。请大天子明察!”
“大天子在上。下臣日本国世子源义持使者,一条兼良参上。”
王霄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从身上的官服到施礼礼节,乃至说话语气都和大明官吏毫无辨别的进献使“之前是你在吵?”
北边草原上的各个部落,西域的数十个国度,另有吐蕃,尼泊尔等国。
真正意义上全面尊奉明朝为宗主国。他们的天子不敢称帝,只能称王,并且还是大明册封的藩王。
之前他就和足利幕府派来的使者大吵起来,直到王霄入殿才循分下来。
之前元朝的时候他们还是元朝的后族,与元朝的干系极其密切。
只要手里有兵权,那天子的位置就能稳如盘石。
王霄正想对扶桑动手呢,现在这么好的机遇摆在面前,当然不会放过。
身为枕边人的孙若微看到王霄这个笑容,顿时就晓得他又要整人了。
郑和船队存在的时候,这些藩属都城非常恭敬。可汗青上片帆不得下海的政策一出,外洋的藩属国根基上都和大明说拜拜了。
王霄直接点将“你去一趟扶桑,跟他们商讨一下互市与租借的事情。奉告那些扶桑人,好好说话那就你好我好大师好。不好好说话,那就让他们切身感受一下大明的刀剑是否锋利。”
现在王霄问起这件事情,韩长奇当即就跳出来请大明爸爸为他做主。
“特么的,敢跟咱抢首席儿子的职位,看你如何死!”
把这些藩属国全都标绘出来的话,大明那就是一个从承平洋到印度洋,从亚洲到非洲的超等大国。
一条兼良是公卿贵族一条家的家主,年纪悄悄就是朝中高官,向来自视甚高。
氛围昌大寂静,各国使节那是真的看花了眼。
王霄说要削藩,文官们都是一窝蜂的反对。
“既然大师都反对,那就改封好了。”
此次主动要求成为遣明使,本觉得是个好差事。赴宴的时候跟朝鲜人抢位置也是以为扶桑比朝鲜强大,天然是要做最大的儿子。
后代传播这些悠远之地的人等候白人的到来,实际上指的可不是欧罗巴人,而是大明!
可足利义满这个大明的狂粉死了以后,扶桑海内动乱,继位的足利义持放弃了足利义满的政策,停止对大明的供奉,转而与大明冷淡。
没等光禄寺卿说话,使者那边就有人跑了出来向王霄施礼。
以往另有安南和他们争夺这个第一的头衔,两边明争暗斗没少弄龌蹉事。
这下好了,不消杨士奇出使去找借口,人家本身奉上门来了。
一旁的韩长奇斜着眼睛捋着长须,口中哼哼不竭。
韩长奇恭敬施礼“朝鲜侍大明如父母,大明待朝鲜如亲子。大天子历次赐宴,我朝鲜使者都居藩属首位。可那扶桑使者却想要抢下臣的位置,请大天子为下臣做主啊。”
相反,如果手中没有兵权。那中唐以后的历代唐朝天子就是最好的背面课本。
皇室王爷,四品以上文武,各国使节分批上前赞拜大礼。
杨士奇有些懵“扶桑但是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啊。”
殿上御座铺黄麾,金吾卫侍立两侧。
天子唯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倒不是说他们的憬悟有多高,实际上只要看看地理环境,文明影响以及两边之间那比马里亚纳海沟还要深的气力差异就晓得为甚么要这么做。
每年都会向大明进贡,逢年过节都会调派使者前来问候。
想到这些,王霄的神采严厉起来“你们扶桑本为大明藩属,可比来这些年却侍心不诚,私蓄诡计。那足利义持擅改国策,谋逆正统,把持朝政。乃至放纵倭寇骚扰我大明本地,岂是人子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