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晚唐 > 第3章 斗米二百钱

我的书架

唐朝边军守兵日给米二升,妇女中男米一升一合。按这个标准,李家七口人,标准口粮该当是一天七升七合,一天就要耗损五斤七两米。十六斗高粱也不过一百二十斤米,也就够吃二十一天罢了。

翻开被子,满身高低只穿了条犊鼻裤的李璟不由打了个冷颤,十月晚秋,凌晨已经很凉了。低头望了眼身上的犊鼻裤,他不由苦笑了下。这犊鼻裤和后代的三角内裤很像,以二尺布裁剪,上宽下窄,两边有孔,恰好兜住屁股胯部。传闻汉朝时的与卓文君私奔的大才子司马相如,私奔后为糊口所迫,在成都买了个酒舍,让老婆文君当卢做掌柜,他本身则在大庭广众之下,只穿戴一条犊鼻短裤洗涤酒具,逼的他老丈人厥后不得不承认了那门婚事。

“三郎,嫂子帮你煮了鸡蛋羹,快起来吃吧。”婉儿虽来是新罗人,但在李家已经糊口了九年,说话做事已经和隧道的本地人没有甚么辨别了。在家里,韩氏向来把她当作女儿,是以称呼上却也是如一家人普通,对李璟,她也向来是称呼为三郎或者哥哥。

Ps:唐《堆栈令》给粮标准:诸给粮,皆承省符。丁男一人,日给二升米,盐二勺五撮。妻、妾及中男、女,(谓年十八以上者。)米一升五合,盐二勺。老、小男,(谓十一以上者。)中女,(谓年十七以下者。)米一升一合,盐一勺五撮。小男、女,(男谓年七岁以上者,女谓年十五以下。)米九合,盐一勺。小男、女年六岁以下,米六合,盐五撮。老、中、小男任官见差遣者,依成丁男给,兼国子监门生、鍼?大夫,虽未成丁,依丁例给。”

李璟和大嫂等人打了个号召,便转头去院子里洗脸刷牙。他刚畴昔,婉儿便已经勤奋的帮他从井中提了一桶清冷井水上来,又给他拿了洗脸巾和牙刷。

韩氏抬着看了眼李璟,放下筷子道:“也好,你自前次出了事,到现在还门出过门呢。出去镇上逛逛也好,趁便去法华寺上个香还愿。前次你出事时,娘就向菩萨许过愿。现在你好了,也该向菩萨还愿了,你就捐十斤香油吧!”

屋子比较宽广,除了木架子床,床前另有一面四折的红漆木屏风,别的就是一张大书架,上面整齐的摆放着有近百本线装册本。书架一侧另有一张枣木书桌,以及几张胡椅。除了这些,就只剩下了一个足有一人高的大木柜。

不过现在的日子,李家也天然不成能每天吃这么多粮食,大多都是稀饭菜粥,内里还要掺上麩和糠皮,节流下来一天两顿稀粥,尽量保持在一天米一斤摆布,这一百二十斤高粱就能顶上四个月,能吃到来岁过完正月。家里女人尽力织布,如果李璟再做点长工甚么的,或许能熬到来岁的麦收。

不过据李璟所知,晚唐女人所穿的袴褶与男人又有分歧,最大的辨别是女人所穿的袴裤腿紧窄,且传闻不是合裆,而是开裆的,只是在裤裆处有系带,以便利如厕解手,至于内裤,晚唐的女人是没有的。

“好的。”李璟笑着回应了声起床。

内里又传来了唧唧的织布声音,李璟记得明天早晨他一向在考虑着如那边理家里的用饭题目很晚才睡,可织布声却一向没停过。没想到,一大早醒来,织布机还在响着。心中不由沉重,本年大旱地里几近绝收,百口端赖着几个女人日夜不断的织布养蚕才勉强保持。

穿了褶袴以后,便又穿膝裤。膝裤也就是汉服中的胫衣,胫衣又叫腿衣,是膝盖至脚踝的腿衣。秦汉之时,胫衣为贴体穿戴,不过此时已经变成膝裤,倒是加穿在袴服以外。

本身该做些甚么,本身必须得做些甚么了。

推荐阅读: 妙手大仙医     回到古代打江山     护花妙手     凤帝九倾     穿成渣男的我拒接黑锅[快穿]     (快穿)玄学女配     招惹了极品女上司之后     万倍返利:系统让我做好人     禽兽阁     都市战尊归来     灵异综合管理办公处     枕上香之嫡女在上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