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恭敬,不觉得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
夫以灵岳降灵,非大圣无由野蛮。适化所及,非昔缘无以导心。以是仙苑胜利,机分小大之别。金河顾命,道殊半满之科。难玄门被乘时,无足核其高会。是知五千离席,为进增慢之俦。五百授记,俱崇密化之迹。以是放光现瑞,开辟请之教源。出定扬德,畅佛慧之宏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轨,化城引昔缘之不坠。系珠明理性之常在,凿井显现悟之多方。词义宛然,喻陈惟远。自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一极悲心,拯昏倒之失性。
如是等施,种果奥妙,欢乐无厌,求无上道
独处闲静,乐诵典范。又见菩萨,英勇精进,
以千万偈、赞诸法王。复见菩萨,智深志固,
因而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欣乐施与,求佛聪明。文殊师利,我见诸王,
自汉至唐六百余载,总历群籍、四千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将非机教相扣,并智胜之遗尘。闻而深敬,俱威王之余绩。辄于经首,序而综之。庶得早净六根,仰慈尊之嘉会。速成四德,趣乐土之玄猷。弘赞莫穷,永贻诸后云尔。
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又见佛子,住忍辱力,
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
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能问诸佛,闻悉受持。又见佛子,定慧具足,
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天下中,六道众生,
名衣上服、代价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
以是人缘,地皆严净,而此天下、六种震惊。
三界第一,诸佛所叹。或有菩萨,驷马宝车、
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破魔兵众、而击法鼓。又见菩萨,寂然宴默,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栏楯华盖、轩饰布施。复见菩萨,身肉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