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通衢愿意道:“俞宫主能者多劳,辛苦了。此后如果有效得着后隆村之处,固然明言,能帮得上忙,我必然帮。”
后隆村的孩子们一年连件象样的麻布衣都做不了,这天一阁的离宫竟然拿丝绸做垫子!
说着,又将楼岑之的玉佩亮了出来。
这时,门别传来一阵脚步响,那引郭通衢进门的离宫下人哈着腰,将一名中年男人带进了偏殿,那中年男人大声打着哈哈:“但是后隆村的后龙先生?下人无知,慢待了先生,鄙人俞大忠,能与后龙先生了解,实在是平生快事。”
在汤和恋慕的眼神中,郭通衢跟着那离宫下人从侧门进了离宫。
离宫的下人一怔,他身在鄞县城如何不知后龙先生的大名,只是没想到,面前一身麻布衣服的乡间小子,竟然就是号称以雪糖换金珠的后龙先生。
郭通衢不由想起了小时候读过的讲义《多收了三五斗》,位居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哪怕是歉收了,但因为政治经济大权都不在手里,底子没有任何议价的才气,被地主和大贩子联手剥削,多收了三五斗,赚得钱反而更少。
好一个暂不实施,也就是说,此后实施不实施,还不是他俞大忠一句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