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银行小的令李和有点不成思议,一两个亿的亏损就能停业,的确弱鸡的不像话。
沈道如这小我在李和的眼里算是保守派,甚么时候也这么激进了。
“丰年银行!”黄炳新说的非常孔殷,“李先生,我感觉机不成失失不再来,如果你收买了丰年银行对你来讲的确是如虎添翼。丰年为台山籍的李炳超家属所控有,范围很小,目前只要4家分行,目前因为一笔数额高达1.6亿港元的船务存款有力了偿,形成严峻坏帐。丰年不得不大幅撇帐,使实收本钱及储备金由2.6亿港元减至1.3亿港元。丰年亏损0.97亿港元,导致这家小型银行面对没顶之灾。日前港府宣布领受丰年银行,将动用外汇基金,由渣打银行帮手银监专员办理丰年。稀有间银行成心收买丰年,只是代价未谈妥。”
黄炳新持续道,“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赴大陆构和,香港华资恒隆银行产生挤提事件,83年恒隆最后被当局领受,港府从外汇基金注入17亿港元资金,挽救了恒隆,旨在制止危急扩大。因为传媒的衬着,香港的信心危急愈来更减轻,走资成海潮,1983年初,“港元危急“发作,市道谎言四起,传闻将会以群众币代替港元,港币狂泻,人们纷繁抛兑港币,7家接管存款公司开张,包含财大气粗的新鸿基银行也垂危。到目前香港注册的华资银行几近全军尽没。27间华资银行,或易帜,或接管外资大银行参股,只剩下永隆等三四家保持完整独立。永隆银行动伍宜孙家属具有,风格一贯妥当。华资银行纷繁落马,永隆更加谨小慎微,存贷比率一向保持在40%以下。风险小,红利亦小。就这一点,必定永隆难成大气候。其他家也都差未几。”
沈道如道,“李先生,我感觉这对我们来讲,真的也是一次机遇。”
如果要收买,必定是以弘远的名义,到时候受益的还是他。他当然也但愿李和去收买,哪怕银行经理不是他,但是他的名片上起码多个银行董事的名头,在社会职位上又是完整不一样了。
“1978年港府放宽银行执照限定,使得大量外资银行涌入香港开业,此中包含很多东南亚华人的侨资银行;1982年裁撤外币存款利钱税,使得大量国际资金重新流回香港。到了明天,能够毫不夸大的说,香港已经是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间。但随香港银行业合作的不竭减轻,它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外资及内资大行收买或者兼并,或者正在处于病笃边沿。”
跟房间里的几小我号召了一声,回身就走了。
“这些银行的范围都不小吧?”
李和道,“这个我晓得,这条街不到几百米就是一家银行,多如牛毛。”
“香港像这类小范围的银行一大堆,丰年最值钱的不是银行资产,而是银行执照!李先生,如果错失此次机遇今后再碰到了。依你目前的财力,拿下丰年一点题目没有。”
李和有点心动,“你估计大抵需求多少钱?”
李和点了一根烟,咬咬牙道,“你筹办一份可行性陈述,如果能够,咱就买了。”
“李先生,你放心,我早晨就把陈述拿给你。”
”李先生,在香港收买银行并不是甚么大消息,更不是甚么新奇事。“
在李和的看法里,没有个几百亿那里美意义跟人说本身是开银行的。
“那你想我收买哪家银行?”
“一笔坏账就能停业?”
李和道,“不消那么焦急。”
这个玩起来会不会很新潮,他实在有点等候。
“要不等十月份今后,到时候不要说收买一家,收买十家的钱也够。”李和还是临时不想挤占太多资金。关头时候他才发明钱到用时方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