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心头一震,真是怕甚么来甚么。放水淹下邳这计从实际结果来看并不较着,除了令生灵涂炭、军心涣散外,几近没起甚么感化。刘墉仓猝站出来对曹操道:“丞相,鄙人觉得不当。水淹下邳或有奇效,但是尽毁城中房屋、死伤百姓无数,有违丞相之德。”
“丞相!许汜、王楷若回下邳,多数会闯玄德公的防区。鄙人想与玄德商讨下其中细节,恳请丞相恩准。”刘墉虽表示上还是刘备的部下,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刘墉现在算是“借调”给曹****,因此行事前必先禀报,以示尊敬。
曹操大喜道:“崇如请讲。”
这二人暗自撇嘴,你吕布还晓得啊。你几次无常,见利忘义,天下之人都被你获咎光了。但是现在大师都在一条船上,必须同舟共济,方能度过难关,只得劝道:“温侯放心,我俩到了淮南自有说辞劝得袁公出兵解将军之困。不过,温侯得先派人护送我俩凸起重围才行。”
荀攸言道,“丞相,箭在弦上,不成不发。现在吕布只余下邳一座孤城,雄师已围城数月,虽未破城,但城中早已民气涣散,兵无斗志,陈宫虽有谋,吕布却不能用。若我军有粮草不济之困,则吕布之难甚我十倍。我等只需牢守关隘,断绝吕布西进投奔袁术的退路,不需两月,吕布粮尽必信心全无,丞相再挥师攻城,吕布定可擒也。”
刘墉点点头道:“曹操视使君为兄弟,待之甚厚,若擒得吕布,必问于使君。鄙人觉得,使君应向曹公建言,保得吕布性命。”
郭嘉禀道:“丞相,公达先生此策甚好。吾另有一计尤胜二十万雄兵,可助丞相速破下邳。”
“翼德,崇如此意定有启事,我们无妨先听听再说。”关羽在旁劝道。
陈宫长叹一声,闷闷而退。陈宫再无良策,吕布部下有两个谋士,一个叫许汜,一个名王楷,也献上一策。
曹操默不出声,眼角瞥见刘备几次点头附和,不由轻声说道:“祟如之言亦有事理。”又沉思一阵,曹操又道:“诸公可另有良策?若再无他法,秘闻也只能命人掘开河堤,水淹下邳了。”
“只是我们还不晓得袁术会不会出兵呢。”刘备担忧道。
“哦!”吕布面色稍缓,“先生请说!”
刘墉忙道:“丞相,鄙人有一计。”
吕布怒道:“既然无用,说来何为?”
吕布精力为之一振,“不知二位先生有何妙策?”
曹操闻听放跑了许汜、王楷,勃然大怒,连夜升帐议事。曹操道:“果不出祟如所料,吕布当真派人前去联络袁术。若袁术服从许汜、王楷之言,与吕布合攻于我,该当如何?诸君可有对策?”
刘备也道:“崇如,我们为何要保住吕布?”
吕布摇了点头,道:“二位先生,我吕布也不是没想过。只是即便冲出重围,又有何人能够求救?”
这条劫粮之计几近能够算是吕布独一残留的一点胜机了,吕布听了结摇了点头道:“公台,曹操便惯于劫人粮草,怎会不做筹办。我若带兵前去,必陷其彀中。现在,我们唯有死守下邳方是上策。”
曹操又道,“今围下邳已稀有月,我军粮草不济,许都空虚,秘闻寝食难安,诸君可有速破下邳之良策?”曹操的意义是说,有没有速胜的掌控,如果没有,干脆回兵算了,免得这里胜不了吕布,转头还让人端了老窝。
“使君,二位将军。”刘墉解释道,“正因那吕布见利忘义,刚愎自大,其必不甘雌伏于曹公之下。我等可借机调拨,令其自相残杀,从中取利,此为一石二鸟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