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帝更是心慌,问道:“现在该如何是好?”
曹仁虽传闻过刘墉部下战力惊人,却不太信,便叮咛副将带兵去撞城门。那副将手一招,一队刀盾兵和一队枪兵随之出列。刀盾兵左手持盾向上斜举,以保护本身及中间的枪兵向城门方向冲去。(未完待续。)
曹仁点头称是,程昱又道:“将军记得每一队均要带几名奉侍过圣上之人,以免错过。”
曹仁怒道:“刘墉,丞相待你不薄,为何要不告而别,做那背信忘恩之人?”
献帝长叹一声道:“好吧。只能如此了。”
曹仁无言以对,只得说道:“刘墉你要分开丞相,我自不拦你,为何威胁持圣上,这又做何解释?”
曹仁不敢对献帝生机,只得向刘墉怒道:“刘墉,不要再逞口舌之利,你敢与我大战吗?”
曹仁大惊,不知如何应对,只听献帝叱道:“曹仁,你见了朕为何不跪?”本来献帝听了刘墉慷慨陈词,心中热血沸腾,立时豪气贯胸。
刘墉与世人商讨挽救献帝之策时,宋九便主动要肄业献帝、伏后的声音,以迟延时候。刘墉想到此事九死平生。心中不忍。但宋九态度果断,说时候紧急,且别无他法;又道若无刘墉,本身早已身故,现现在家中已有儿子,更无遗憾。刘墉无法,只得含泪承诺,将他扮作背药的小僮。进宫察看献帝、伏后的一言一行,一年下来。便学得惟妙惟肖,能以假乱真。
又过了两日,后军缓慢赶来,说曹仁亲率兵马三千迅即便到,献帝听后更加惶惑不安。刘墉也是始料不及,只得命人紧闭四门,死守不出。斯须,曹仁的雄师赶到,见城中有异,心中大喜,命人将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一次,孟尝君受命出使秦国却被秦昭王囚禁了起来。孟尝君便去求昭王的爱妾挽救,那爱妾却提出了个极刻薄的前提,说要一件红色狐皮裘衣。这别离是刁难了,因为孟尝君已经将这件裘衣送给了秦昭王了,并且普天之下只此一件。孟尝君悄悄忧愁,摆布也都无良策。
献帝摇点头道:“朕不归去。”
刘墉不擅粉饰,献帝看出端倪问道:“崇如,朕看你神采不善,是不是产生了甚么变故?”
刘墉朗声道:“将军错也,刘墉并非薄情寡义之人。刘墉深知丞相相待极厚,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故殚精竭虑,为丞相分忧,刘墉闪击河内,火烧乌巢,计取邺城,已报丞相之恩,何谈忘恩负义?”
曹仁微一沉吟,讶然道:“先生的意义是说此人能学圣上和伏后的声音?”
本来,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齐国孟尝君广纳人才,部下有门客三千。这内里有很多人的本领看来并不超卓,乃至是卑贱低下,比如说有人善盗窃,有人会学狗叫。有人劝孟尝君还是要分分品级,不要养那么多闲人、骗子,但孟尝君不觉得意。
曹仁信心大增,程昱建议道:“现在我们得分头行事。将军先派一队星夜去新野,隔断刘备救济之途,你另率一队沿通衢向前推动。我镇守许都,又派人奉告汝南的夏侯将军派兵前去襄阳隔绝刘表救兵。若圣上未入襄阳,两位将军便合兵一处,往许都方向细细搜索。”
刘墉摆布难堪,正自迟疑,献帝却急步上楼,对曹仁道:“曹仁,朕来了。”
论辩论曹仁哪是刘墉的敌手,几个回合下来曹仁便理屈词穷,只得道:“刘墉,你说陛下不是你挟持而去,可敢让圣上上城一观吗?”曹仁笃定献帝怯懦,不敢露头,如许便能化被动为主动。
程昱点点头,佩服道:“程某曾传闻刘墉部下能人异士颇多,当时不觉得意。看来我是小瞧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