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们的诚信与危机(财经郎眼06) > 第25章 艺术品的大泡沫(2)
骆新:对,完整就是坐个庄。关头是我们没有任何机构去羁系这些拍卖公司,以是中国有很多拍卖公司都存在庞大的题目,它们会卖假货的,这能够也是导致艺术品代价虚高的一个启事。
郎咸平:以是你看我们中国的产业根本和日本比,差了很多对不对?题目是即便如许,竟然另有大量的钱流出去炒艺术品、炒屋子。各位你有没有想到说,日本的泡沫是一个货币的题目,是货币发太多了,大量的人向银行乞贷跑去炒这些东西,形成了泡沫。我们的题目不是这么简朴的,我们除了大量乞贷炒这些东西,形成泡沫以外,另有制造业的危急。温州企业家都忙着去炒这些东西了。温州是甚么处所?是制造业大基地,制造业之王牌,现在呢,企业都不做了,几十年的制造业堆集都没了,这太可骇了。很多企业是以制造业为幌子,撑一个店面,实际上干的是甚么呢,是跟泡沫有关的事情,当然最首要的还不是艺术品,而是房地产。有一些不炒楼的,干脆就本身做开辟商,然后拿房地产泡沫赚的钱补助制造业。好,那我再问你,这些硕果仅存的制造业还靠着房地产泡沫来补助,那如果房地产跟艺术品泡沫爆破了如何办呢?
骆新:但如果我们只是拿宏观经济的体例来阐发这个题目,或者我们用品德的体例来呼喊更多的人去处置制造业,我感觉这是很有力的。
骆新:我小我以为,这个还是跟我们全部社会的暴躁心机有关,人们都是想能捞多少捞多少。
日本之殇,我们应自省
王牧笛:高风险的投资品。
郎咸平:对,都是一样。2010年是个甚么期间?是“炒的期间”,就像我们节目里讲的炒绿豆、大蒜,炒房地产、股票,都一个事理。
郎咸平:差未几亏了70%还多。
现在中国另有一个特别环境,就是中国近十年来海内的当代艺术品,也就是现、当代艺术作品的代价非常高,曾经有一段时候,我们买明清期间的画的代价远远比不上现、当代艺术家的画,比如说现在还很活泼的一个画家刘晓东,他有一幅《三峡》,一下子就卖了2000多万。
王牧笛:以是说我们明天固然指了一个理财的门路,但观众还是要攻讦我们的,因为我们指了一个不靠谱的门路。
王牧笛:赵本山扮演的阿谁代表中国农夫兄弟形象的农夫,都晓得下蛋公鸡能够炒两万元钱。
王牧笛:某种程度上讲,创业板跟艺术圈也是殊途同归,都是一个事理,都是炒一个观点。
郎咸平:当然。
王牧笛:另有很多日本人在死的时候留遗言给本身的儿子,警告他们一辈子不要信赖两种人,一种是拍卖公司的,另一个是银里手,因为从一开端他们就是朋友。
骆新:因为房地产干系到千家万户,我们要居者有其屋,安居才气够乐业,如果涨得太高便能够对全部百姓经济产生影响。但艺术品跟豪侈品有点像,豪侈品属于消耗品,艺术品能够当作是一个投资品。能够当局以为,投资这些东西,不利也就算自个儿不利。
郎咸平:对,你想想看,百分之一二的利润谁想做?炒屋子,炒艺术品多来劲啊,一下子100%的回报率就来了。比如阿谁乾隆玉玺,2007年卖4000多万港币,本年就卖9000多万港币,两年翻一番。你说做制造业哪有这类利润?没有的。
王牧笛:比如说日本,日本的画商做了一个估计,日本当年50亿美圆购入的画作,现在只能卖到14亿美圆,从50亿到14亿,亏了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