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事指的便是并州府参事王玄卿,并州刺史王怔卧病不起,现在并州大小事件都由其宗子,并州参事王玄卿做定断。
那被称作监军的鹰眼武人并没有理睬校尉,而是盯着慕容思南道:“你说你们是涯州来的商队?但是我如何听你的口音更像是南边口音?”
当下不敢担搁,稍作安息以后代人立即向并州进发。
“庆州人士?”鹰眼武人面带嘲笑又打量起整支商队的人,道:“杀气泯然,身壮神凝,我看你们倒不像是商队,更像是密探!”
不过这支三千人的并州军乃是杨易碰到人数最多的一支军队。
很快,并州军行至商队近前,杨易一挥手表示扮作贩子的蜀军将士们贴在路边站着,为并州军让出门路。
“大人谈笑了,我等只是普浅显通的走商之人,怎会是密探呢?”慕容思南故作惊奇道。
监军撇了校尉一样,冷道:“肖校尉眼茁,不识得歹人,如果放了密探畴昔,我看你如何向参事大人交代!”
杨易又问道:“其他步队呢,可有状况?”
这日晌午,杨易等人正在赶路,劈面的官道上行来一支军队,看装束当是并州军,人数竟是有三千人之多。
话音方落,不等世人反应,那武人监军俄然腰身一扬,拔出腰间的铁索兵刃,照着下方的慕容思南脑袋便甩了畴昔。
杨易站起家来到:“奉告统统将士,进入并州以后当行事谨慎谨慎,并州局势要比涯州严峻的多。”
并州军校尉闻言目有喜色却又不敢言语,按品级来讲,他该当是高于那鹰眼武人的,可对那武人倒是极其顾忌,冷道:“你总得拿出证据吧,我并州军做事光亮磊落,向来不会无辜逼迫百姓。”
那人眯着眼打量着杨易等人,目光在铁牛和慕容思南身上逗留很久。
“监军另有何事?”那并州军校尉回过甚去迷惑的问道,言语中透着些许不乐之意。
并州甲士数太多,又大部分为马队,此时已然发明杨易等人,如果这个时候逃窜反而会更加费事。
这武人鹰眼勾鼻,眼睛极小,腰间挂着一柄铁索兵刃,没有穿戴铠甲,看上去不像是一个甲士,而是一个江湖武人。
并州这段时候并不安宁,战事几次,一起上商贾行人极少,百姓除了需求的耕作劳作也几近不如何出门,是以杨易等人行的还算顺利。
杨易等民气中格登一下,昂首看去,说话的倒是那领军校尉身后的一个武人。
涯州刺史余湘固然和杨杰干系密切,但在明面上却一向保持着中立姿势,并且涯州的威胁来自于海上,陆地上反而防备不是那么森严,以是杨易等人赶起路来也算比较顺畅,并没有遇见太多停滞。
杨易悄悄压了压手表示其稍安勿躁,轻声道:“奉告将士们,没有我的号令谁都不准妄动。”
武人监军冷冷一笑,也不知其有没有听出校尉话语中的讽刺之意,倒是道:“将军要证据还不简朴么?”
涯州通往并州的官道之上,一支来自有百余人的商队正在日夜兼程的赶路,此时正行至一处山包上稍作歇息。
然后并州则不一样,那边本来就是多战之地,现在又遇青州战事一触即发,王玄卿辖下领地的节制天然不会有所懒惰。
“前去并州府。”慕容思南回道。
并州军校尉皱了皱眉头,道:“涯州来的?前去那边?”
又行了三日,目睹世人就要邻近青州鸿沟时,却赶上了费事。
校尉点了点头,正筹办号召部下兵士持续赶路。
站在人群的慕容思南看了眼杨易,往前走了两步,拱手礼道:“回禀这位军爷,我等乃涯州府来的商队。”
杨易接过猴尖儿递上来的水袋,猛饮了几口,将水袋抛了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