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级的一件拍品,是明朝吴圻所做的一幅缂丝图轴《夏荷幽赏图》。这幅缂丝图轴乃是临摹的吴门画派沈周原作花鸟图。缂丝作为织料本身,就已经是极其高贵,一寸缂丝一寸金,再加上用缂丝作图临摹明朝大师的花鸟画,缂丝作品能通过丝线的光芒及通经断纬的特别织法,揭示砥砺缕刻的立体结果。
待到拍卖这日,还产生了一件革新了石咏旧看法的事情,二十个包间中,有四个包间,事前打了号召,说是会有女眷参加,此中有两个包间来的满是女眷。这就意味着在那些包间奉养号召的伴计,最好还要安排些仆妇丫环;别的出场退场时要给女眷们专门安排,伶仃出场退场。
没想到在这紧锣密鼓地筹办之时,十六阿哥那边又出了岔子。他苦着脸来寻石咏, 指着当初两人一起点头的名录, 说:“这票据不可, 里头有一半儿的东西得换。”
石咏点点头,但是他本身内心也有些没底。
因为拍卖会的处统统限,统共有二十间投暗标的包间,别的“藕花书屋”那边,有五十个公开竞买的席位,统共只要七十张帖子。
半个月以后,完整的拍卖名录终究面世,正式对外发放的时候,旁人都重视到这名录与起初传播出来的那一份“不完整抢鲜版”有不小的差别,去问杨镜锌,杨镜锌尽管耸耸肩,说:“当时就说了,做不得准,只是给诸位爷做个参考罢了。”
包间中,除了十四与十六两位,还坐着一名女眷。石咏也归正不敢多看,但大抵扫了一眼,便晓得是十四阿哥的外宅吴氏。
鉴于上回松鹤楼拍卖时送出去的帖子曾经被热炒,石咏此次除了极少数“情面帖”给了十六阿哥分拨以外,其他帖子都直接密码标价,放在琉璃厂公开售卖。公开竞买的席位一百两一名,暗标的包间三百两一名,包间可带亲朋五人,一起列席竞拍,以是实在暗标更值,是以包间的帖子一下子就全被抢没了,并且传闻厥后在暗盘上炒到了五六百两一张。
除了这一件《夏荷幽赏图》以外,年代较长远的,是一件汉朝的莲纹瓦当,历经千余年,保存得极其无缺,没有半点缺损,这在市道上极其少见,是以也代价不菲。
此次与上回松鹤楼的拍卖比拟,少了半场玻璃器皿行销权的拍卖,并且拍卖的物品数量和品级也要比上回稍逊一筹。上回单一件北宋定窑的孩儿枕,就拍出了十四万两的高价,此次吴圻的缂丝图轴固然宝贵,但石咏估计还是会比孩儿枕要略逊一筹,能拍到七八万两,已经算是很高。
石咏除了服从,另有甚么别的体例?当即回身出了包间,亲身去了那件汝窑瓷器,盛在囊匣中谨慎翼翼地捧过来,呈至十四阿哥面前。
十六阿哥在外务府总管的位置上已经坐了好几年,这些分寸他都有,当下应了,自行去忙。
这十四阿哥口中所说的,莫不就是那“一事精美便能动听”的典故?
*
汝窑与柴窑一脉相承,烧出来的色彩乃是“雨过天青云破处”。这一枚汝窑青瓷莲花温,便是烧的“雨过天青”釉,屑玛瑙入釉,烧出来的釉汁莹厚如堆脂。釉汁中有棕眼,仿佛蟹爪,底有芝麻花,钉痕藐小①,据石咏判定,的确是汝窑无疑。器型于风雅简练当中透着一丝婉约,是一件不成多得的佳构。
这也在石咏的料想当中,但他不管这些,归正光靠帖子他就收回了一万两,固然间隔目标八十万两还很悠远,但总算是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