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尾,旺字房的宽老太爷经高先生转手,送了一两银子过来。
到了府学门口,李小囡和李金珠挑了一处暗影站着。
李小囡留意着四周的动静,随在中间交卷出来。
李金珠不敢离远,又不敢往前凑,伸长脖子,望眼欲穿。
第四天中午,姐弟三人在昆山县城吃了顿饭,路太高村集,把李学栋送到高家书院,李小囡和李金珠往家里赶。
书办对驰名册,挨个看过除了洪振业以外的四人,转头看向洪振业他二翁翁。
全部平江府的考生就多多了,要一个县一个县分开考,昆山县排在哪一天,要测验前一天赋会贴出来,这一趟来回,短了五六天,长了,只怕要将近十天。
初九一大朝晨,李金珠带着李学栋和李小囡,悄悄分开小李庄,跟着高先生帮手找的一队行商,赶往平江府。
可四月里要犁田育种,恰是农忙的时候。
他很惊骇那位洪二少爷如火的热忱。
李小囡刚迈出门槛,李金珠就看到了,奔着她直冲上去,李小囡看到大阿姐,立即踉跄脚步,扑在李金珠怀里。
归去昆山县就没有能搭的商队了,姐弟三个靠着两条腿,一起走回家。
府试的流程和县试一样,李小囡对着那张格致试卷,没敢像县试那样,全数留空,揣测衡量着,把计数题写了个七七八八,其他两道,写了两三句就不敢多写了。
姐弟三个,都是头一趟分开昆山县。
李金珠下认识的往李小囡侧前挡了挡,李小囡微微低着头,紧挨着李金珠。
“从速走!我瞧见洪二少爷了,像是在找人。”李学栋脸上暴露几分惊色。
李小囡吐出那口惊气,也笑起来。
在洪振业的热忱安排下,他们前五名一组互结,再由洪振业的二翁翁洪老秀才包管。
“农……”
从郭巷到平江城,一起上店铺堆栈商行一家接一家,那份繁华热烈,看的李家姐弟目瞪口呆。
李小囡咬着银角子,非常的迷惑,这儿的银子,如何会这么斑斓这么贵气这么熠熠生辉呢?
“阿拉归去啦?”李金珠看了眼李小囡。
“出来吧。”书办跟着挥了挥手。
秀才,还是挺有职位的,昆山县望洪家,就是从洪二少爷他二翁翁考中秀才以后,才成了县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