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家是灯笼铺伍家老迈,他家老迈上过几年学,一手做灯笼的本领已经强过他爹了。
“伍家在临海镇有一家灯笼铺,在杭城也有一家呢,你们苗阿妈说,论家底,伍家比赵家强多了,可伍家没有书香气,这一条不如赵家。你们苗阿妈说,赵家再有一代人,必定就能考出个秀才。
晚晴被李小囡一句话说的板滞了,半晌反应过来,叫道:“你可真敢想!我的意义是说,我们世子爷没看上你!”
“那第二家呢?阿娘还是讲讲第二家吧。”吴三姐儿话里有话的笑道。
“那你看上你们世子爷了?”李小囡反问道。
唉,吃过这么好吃的麻糬,再吃别的的麻糬就味同嚼蜡,人也是同理啊。
“我如果看上我们世子爷,也只能做个通房,我是不想做通房。”晚晴当真解释了句。
晚晴跟着李小囡出来,上了车,车子缓缓跑起来。
吴二姐儿和吴三姐儿陪着阿娘坐在临湖的茶座上,赏着春季的湖景,喝茶说话。
挑了个苗媒婆要去曹举人家说媒的机遇,吴家二闺女和三闺女请阿娘出来赏秋景吃茶点。
吴三姐儿挑的湖边茶坊一半儿是书场,吴四姐儿极爱听评书,吴三姐儿给mm要了一壶茶一碟点心,安排mm听书。
“我感觉赵家好,你们看呢?”吴婶子看着两个闺女。
“她跟你说甚么了?”晚晴倒了杯茶,推到李小囡面前。
“我也感觉奇特,不过看不上最好,看上了就太苦了。”李小囡看着空了的麻糬碟子。
“这如何能一样!算了我不跟你争,你接着说!”晚晴眼里闪着八卦的光。
“你看甚么!”李小囡被她看的上身后仰。
吴家二姐儿和三姐儿对视了一眼。
“嗯!挺大的事。”晚晴点头,“你不是说她断念了么?如何还特地把你叫过来问这个?听你说没看上世子爷,就要给你写信,是信不过你,还是因为晓得你不成能嫁给我们世子爷,她才给你写信的?”
“可不是,四mm看好了人家没有?”吴二姐儿嗑着瓜子儿,笑问道。
“我有买卖啊,很忙的,没空看书了。”李小囡咽了嘴里的麻糬,叹了口气。
“我能问问吗?”晚晴缩归去些。
这麻糬真好吃!
“你们苗阿妈说,别看赵家不显山不露水,家底儿厚着呢。赵家哥儿一向在府学附学,聪明是聪明,可离考秀才还差点儿,说这是府学董山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