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府,还不到饭点,又跑去正院跟锦爷报信去了。
就是个愣头青。
夸他的话没头没尾,冯三恪随便听了一耳朵,也不当回事,边走边揣摩能做甚么买卖。
往茶社高低两层都撒上药,他又去对街铁铺买了一把新锁,另配了三副钥匙,一人发了一把。最后把门一关,领着几个孩子回府去。
听着他进门,虞锦抬了眼,手却不断。她是抱着算盘长大的,连看一眼都不需。还能分神调侃他:“掌柜的返来啦?下午可有甚么停顿?”
一提及本钱和利钱,虞锦手指就痒,拿过算盘给他算账:“一桌菜八冷八热一汤,再加五盘干粮便齐了。夏季菜贵一些,却也贵不到哪儿去,就算用大盘,一桌素菜干粮本钱超不过四十文,鸡、鱼、猪肉各上一道,这些荤菜费事,咱不做,直接在城里买现成的,上笼一热就能上桌了,荤菜就算个六十文,凑个整吧。再请四个厨子,一人一晌午给百文,如果你们四个打打动手,三个厨子也够用了。”
虞锦被他气笑了:“合着十文的东西就只能卖十文,再加一文跑腿费顶天了?那你还做甚么买卖?咱不说经商,就说你之前打铁,就没个投机取巧的时候?”
她错怔了一瞬,很快回神,拍拍冯三恪的小臂,交代他:“俩手别握在一起,人前会露了怯。”
虞锦耐着性子给他算事理:“放食肆里这么一桌席卖半吊钱,咱便宜了那么些,已经是知己价了。再说路边那些个小食贩,一手做小食一手抓钱,既不洁净,又贵,人还吃不饱,我这如何就是坑人了?”
他把几人撵出去,上高低下看了一圈,都是空的。唯独楼下墙角摞着两袋散茶,解开看了看,已经生了虫。茶碗茶盘一类的物事落满了灰,这些转头再拾掇,别的就找不出甚么能用的东西了。
实在,虞锦是喜好如许的人的。
虞锦身量不矮,在女子里边已经算是可贵的高个儿了,站到冯三恪面前,却比人家矮了大半个头。
这还是十七岁的小伙子,还要再窜几年个儿的。
冯三恪几近是想也不想地,跪下了。
“没。”冯三恪吱了一声,将手上提着的点心盒子放到一旁,就又不说话了,低垂眼睑,端的是岿然不动。
一个铜板儿掰成两半花的日子太累太难,站得低的人便如蝼蚁,所器重的,所爱的,别人眼也不眨地就能踩进泥尘里。
“刘荃说县衙出钱雇了三个梨园子,凑了个妈祖游街队出来。约莫百来人,都抬着肩舆穿戴戏服,每天在这条街上交来回回走三趟,要从腊月初十一向演到除夕当天。”
兰鸢喜滋滋凑到他中间:“冯掌柜,你可真短长!之前我想着将来嫁人必然要嫁个个子高的,长得都雅的,现下想想,那人还得会抓耗子打甲由才行呀!”
“呵。”
她快速会过意来,这愣头青嘴里说的话竟是在经验她,声声诘问,目光通俗,逼视着她这“奸商”。
奸商也罢。
“我们虞家,是都城驰名的良商,贩盐利三成,票号利一成,大头就这两样。而真正的奸商大有人在,十倍百倍的利也填不满他们的嘴。”
虞锦多瞧了他几眼,如何看如何别扭,算盘一丢,推开椅子走了畴昔。
冯三恪就迷瞪过来了,这是在考他的,看看他这临时的掌柜有没有识人的本事。因而尽量拣着不刺耳的词说:“兰鸢女人性子欢脱,有些……娇气?”
“这百来人里大多是青壮男人,也有十几个妇人,哼哧哼哧累一天,却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路边虽有卖小吃的,却都是炸卷儿、蜜三刀、油豆腐一类的,闻着香却不顶饿。这些小食贩还个个心黑,十文钱那么一小份,填个牙缝都不敷。因为是县里请梨园来热烈的,以是就算是小吃也得给人家管饱,费了银钱不说,还要落下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