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听司马炎哈哈笑道:“贾卿果是朕的肱股之臣!”
这只是口水仗的第一回合,王浑、王濬两人谁也没捞着便宜,倒是贾充白白得了两千户食邑。王浑在朝中耳目浩繁,很快便获得了这个动静。他天然不肯善罢甘休,又一份奏章告到了司马炎面前。这一回,王浑列数了王濬的两大罪行。一是私藏吴宫里的金银珠宝,二是放火焚毁了孙皓的大片宫室。至于那些嫔妃宫女,因为他比王濬得的更多,以是只字没提。
正如卫平当初所猜想的那样,王浑、王濬这两个故乡伙大要上一团和蔼,背后却各自拽着刀子。早在两人第一次抵触以后,王浑就写了一封奏章,派人连同孙皓一起,送往洛阳。因为孙皓身份特别,不成能大肆催促,以是这封奏章明天赋堪堪到达都城。奏章也没有甚么新意,不过是说王濬不肯接管他的调遣,有违圣命,请司马炎治他的罪。
刚开端听王濬在奏章中提到卫平时,很多主战一派的官员还觉得是贾充用心派了本身的半子去宫中掣肘,只是没有证据罢了。现在听了贾充的奏章,才晓得卫平竟然是去督战的,顿时掉了一地的下巴。很多人总感觉这事透着蹊跷,贾充的态度也未免窜改太快了点。但这更申明贾充畴昔主和是他为人谨慎,担忧重蹈赤壁的复辙;现在看到吴军不堪一击,才当机立断,由主和而变成主战。以是不管如何说,贾充都是出于公心,为了社稷。
司马炎已经接获战报,晓得王濬夺得头功,哪能便治这老将军的罪,不由将王浑的奏章压在一边,挥手道:“传旨,准王濬上书自辩!”
司马炎也记了起来,不由感喟道:“倒是好个少年,可惜,可惜。”
至于放火,王濬更是矢口否定。说是孙皓投降以后,孙皓的部下趁乱哄抢了宫里的财物,连孙皓的嫔妃、宫女都抢走了,还放了一把火。幸亏他来得快,这才毁灭了厨子。本身是消防队,不是放火犯,请皇上明鉴!
…
荀勖顿时面如死灰。他前几天还写了封信,几次劝说贾充给司马炎上书。现在,贾充的奏章公然到了,但孙皓却比他的奏章先一步解到都城。如果贾充真的在奏章中劝司马炎罢兵停战,恐怕就不但是笑话那么简朴了。如果贾充倒了,他们这一大帮子人只怕都不会有甚么好了局。
…
…
这份奏章不过寥寥数言,却已经达到了贾充的目标。司马炎当场宣布道:“传旨,贾卿忠君体国,加食邑两千户!”
糊口在如许一个年代,钱和权一件都不能少。卫平很清楚这个事理,以是才会不遗余力地去争夺军功,就是为了把握充足的权力。而卫记酒楼则是他打劫财产的底子,一样不容有失。卫平不由沉下脸来,厉声道:“说,到底出了甚么事!”
但是在场的却没有一小我清楚,这是贾充接到了卫平派人悄悄送畴昔的家书,已经提早晓得了战役的结局。既然孙皓都已经投降,贾充当然不成能再做出劝司马炎罢兵停战的荒唐事。不过,老奸巨滑的贾充可不会仅仅满足于躲过一劫,他还要抓住这个机遇,把好处最大化。
事情以此本该结束,王浑却不肯罢手,又派人上书一封,告发王濬烧毁了缉获的吴军战船一百五十多艘。
方才还因为王浑、王濬的口水仗而乱哄哄的大殿,刹时便温馨下来,统统人的目光都盯住了司马炎手中的奏章。
就在这时,又有内侍来报:“启奏皇上,征吴多数督贾充有表奏!”
王浑是司马炎的亲家,就算他放纵部下劫夺了吴宫中的珍宝,司马炎也不成能真的见怪他,对于王濬反击的这份奏章天然不予理睬。但是司马炎却被这两个故乡伙的口水仗弄得烦不堪烦,便将马午找来扣问,道:“当初的诏令究竟是何时送达王濬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