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修练的法门么?”丁追很体贴是不是与修练有关。计无离神采怅惘,思考道:“弟子看不出来,或许是的吧。”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就算是你丁师伯又不会要归去。”华如烟看了也是涓滴不懂,计无离能看懂一些,已是令她大感惊奇,也是猎奇不已。
华如烟翻了下前面几页,看了几眼就直接翻到最后。她看了好一会,却似越来越迷惑,最后拧眉说道:“写的甚么,我看不懂。”又将书给了计无离。
时而面露欣喜,时而皱眉苦思,不知看了多少遍,计无离还是半懂不懂。俄然他长叹一气,将书往桌上重重一放――然后就想起本身还在丁追屋中,师父师伯就在一旁。
最后两三页却气势大变,不但是内容,就连字体大小都有了窜改,明显此书前后非同一人所著。倒数第三页写着:(抱愧,前面是《紫清指玄集・白玉蟾》里的内容,大师能够略过不看,我是胡扯的)“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面前便是大罗天。若要炼形炼神,须识归根复命。以是道:归根自有归根窍,复命还寻复命关。且如这个关窍,若人知得实在处,则归根复命何难也。故曰:虚无生天然,天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为六合,六合生万物,则是造化之根也。此乃真一之气,万象之先。太虚太无,太空太玄,杳杳冥冥,非尺寸之可量,浩浩大荡,非涯岸之可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包六合,小入毫芒,上无复色,下无复渊,一物圆成,千古闪现……”看了一会,计无离却不似华如烟那般涓滴不明就里,竟模糊有所感悟,却又说不出口。
“呵呵,那就好,那就好。我还怕给你的东西你不喜好呢。”丁追说完独自回到阁房,不一会就带着一本旧书出来。
见丁追取出此旗,华如烟面色微变,说道:“丁师兄,这宝贝过分贵重了些吧!”丁追道:“不贵重。”怕计无离不要,又哈哈笑道:“若不是我本身用不了,师兄我那里舍得将它送人呢。”说完就将雪饕旗交给了计无离。
计无离谢过丁追,先将《山海经》递给华如烟,让她先瞧瞧。
计无离也将山海经大略翻了一遍,前面都是写一些志怪传说,奇趣轶闻,乃至还配有插图。未看到前面他就已是大喜,这类册本他最是爱看不过了。
丁追笑道:“不管如何,计师侄确切能看懂一些,那你今后有空就多看看,说不定能全数弄懂呢。”计无离收起《山海经》,说道:“弟子如果看明白了,定会说给师伯与师父,请两位帮弟子鉴定鉴定,看弟子了解是否有误。”计无离能看懂一些,华如烟与丁追倒是涓滴不懂,说请他们鉴定不过是客气尔尔。
“看书?”计无离有些不明不白,说道:“弟子之前念过几年书,也会看一些书。”实在计无离读书时最不肯看的就是先生给的书籍文籍,但对于看一些故事书、志奇特闻录等倒是乐此不疲。
计无离站起来接过旧书,书很厚,有些陈旧,本来应是蓝色的封皮已有些微黄,上面写着“山海经”三个篆体大字。(罪恶,架空小说里本不该该有《山海经》,但我确切喜好这个名字)
三页不过数百字,计无离很快就看完一遍。但第一遍看完后意犹未尽,又再重头看了一遍,越看越奇,只觉这些笔墨通俗非常,却又隐含六合造化之至理。不知不觉,计无离已看了十几遍,连师父师伯就在中间都不记得了。
计无离挠挠脑袋讪讪坐下,丁追就问道:“计师侄,你看懂了么?”计无离点点头,又摇点头,说道:“弟子仿佛看懂了一些,却又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