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华如烟含笑,计无离非常欢畅,想了下说道:“师父曾说过,修仙既需修身,又要修心。修身似并非满是打熬筋骨,更在温养丹田,气通周天。”顿了顿又说道:“内里之意当虚灵下沉,阴萌阳缩则可移于丹田;外不求华,或行、或立、或坐、或卧,不时导气归虚,达百脉四肢。且不管表里,皆需至那炼虚合道,是将真意至那虚无……”计无离娓娓而言,华如烟细细聆听,先是浅笑点头,后垂垂面露惊奇。
翠虚三典恰是《紫庭经》、《大道歌》与《翠虚篇》,初上山的内门弟子只能先学《紫庭经》与《大道歌》,待考核一次通过后才气去学稍深晦些的《翠虚篇》。此举恰是为了制止一些弟子贪功冒进,一入门就胡学乱练。
出计无离料想,华如烟竟未因他辩驳而活力,只听她重重一叹,然后说道:“或许因你是初入仙门,才仍会以报酬重吧。”
“哇嘎。”哇嘎也是头一次见下雪,这漫天各处的乌黑之物令它非常猎奇。痛痛快快的在雪地打了几个滚,又捧起一把积雪塞入口中,却被那冰冷的雪水激的连连乱叫。
计无离心道华如烟莫不是来考校本身修为,便当真答道:“不瞒师父,这两本典范确切让弟子受益不匪。”
计无离不解,莫非修行久了就会将人不当人么?既然如此修仙又是为何?踌躇了一下,大胆问道:“师父,弟子冒昧,在您眼中凡人与蚁兽是一样的么?”
直到天快黑时,计无离身上已薄薄的积了一层雪,这时才想起已经让华如烟在屋外站了小半天,赶紧赔罪道:“弟子有罪,师父快请进屋。”
“为师只知本身之前与你现在一样;而现在如何,我也不清楚了。”华如烟目光幽幽,极深极远,似记起了甚么旧事。又淡淡说道:“起来吧,你杀人的事门内再没人晓得,也不奖惩你了,好好修练。”话音落时,华如烟已不在屋内,空余淡淡暗香。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好。
计无离直说了大半个时候,才将心中所悟全数倒出。待他说完,华如烟不吝赞道:“很好,你悟性很好。”计无离也心中欢乐,说道:“谢师父赞美。”
“悟性如你这般高的,翠虚门没有几个。”华如烟赞美的点点头,又问道:“你说表里皆需将那真意练至虚无,这又是为何?”
计无离又答道:“参破初关、重关、末后关则气生灵至,天生人物方能生生不息;白脉主纯阳,可达至泥丸。泥丸属土自是无所不容,纯阳可交于纯阴,是以阴阳交会可期。”
华如烟点头笑道:“不必了,我来是为了奉告你,来年仲春初门内会对三代弟子考校,考校通过者会有些嘉奖。”看了眼计无离,又说道:“你若考校合格,嘉奖应是‘翠虚三典’中的那部《翠虚篇》。”
知师父考校本身,计无离当真思考,然后答道:“虚不过真无,实在非实真,如阴缺阳补,相对言尔。”
计无离故乡在暖和的赤凤国,那边从不下雪。现在他单独站在院中瞧着片片雪花如柳絮,如胡蝶,悠悠飘落。
“好吃么?”计无离伸脱手掌,也想接起一片雪花尝尝味道,可雪花一落入掌心就熔化不见,只留手心那一点冰冷。
“很好,你修练很用心。”华如烟又问道:“《大道歌》与《紫庭经》你读得如何?”
华如烟解释道:“一共两试,一试‘问学’;一试‘验法’。”华如烟解释道:“方才我问你答,便是‘问学’,以你现在贯穿,‘问学’一试你自是不必担忧。‘验法’或许是让你发挥特长的神通,也或是命你们新弟子相互较量,总之就是长辈门想看看你的修为是否笃实,神通是否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