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数以万计的徐庶雄师杀进城中,搏命守城的雷薄等三百余名守军将士如惊涛骇浪中的一朵浪花,刹时便被淹没在铁蹄大水当中。
浑身血污的魏延纵马飞奔,手起刀落,借助战马冲刺的迅猛速率一刀袭杀了雷薄。待到战马从雷薄身边疾掠而过之际,只见魏延长手一拽,雷薄的首级便落在他手里,而落空头颅的尸身在血雾满盈中轰然倒下,进而被随后冲出去的敌军无情地踩踏,血肉融入泥土当中。血洒城门,粉身碎骨。
这类景象,如果碰到一流武将以下的将领,仰仗本身的刁悍武力,现在魏延的座骑和兵器上的优势天然能够忽视不计,一样能够轻而易举地斩杀敌将;方才斩杀雷薄就是如此。但是一旦碰到微弱的敌手或技艺不逊于他的劲敌,就像现在所面对的关羽,那魏延所持有的兵器和战马就变成了最致命的缺点,不但无助于他发挥武勇,反而到处掣肘,从而给敌手留下可乘之机,给他本身带来杀身之祸。
这一刻,魏延策马扬刀、冲锋在前,位于雄师最火线。因而他自但是然地碰到了一样不甘掉队的自称“关羽”的西晋将领。
对于久经疆场且惯用长刀的魏延来讲,他对这类尖啸声一点都不陌生。能够说是熟谙得不能再熟谙了,这是裹挟千钧之力的腾空横斩,微弱霸道,迅若雷霆。足可开山碎石。刚才他斩杀雷薄时所用的就是腾空横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刀斩断雷薄的脖子,但头颅却没有掉下来或飞出去。直到他策马从雷薄身边掠过之时顺手一提。便如同探囊取物普通将雷薄的头颅挂在马腹,而这颗人头就是他于战后获得夸奖升迁的证据和本钱。
从某种程度上说,关羽就是那些出身百姓却又身负上乘技艺的基层将领心目中的一尊神祗,是他们交战疆场寻求功名的斗争目标。魏延就是此中之一。并且,他的脾气本性与关羽有着诸多类似之处:一样是技艺超群、能征善战,一样是孤介傲岸、不甘人后,向来不把天下豪杰放在眼里,目空统统,傲视群雄。
“唏聿聿———咻!”
“唏聿聿!”瞥见寒光袭来。魏延想也不想,当即挥刀抵挡。并强行勒马后退。“铛”一声巨响,魏延手中的战刀被青龙偃月刀震得脱手而出,继而插进了街巷左边的民房墙壁上,而魏延本身则震得身形不稳,右手虎口崩裂,血流如注。幸亏他也是身经百战的疆场悍将,吃痛之下死死拽住缰绳,硬生生勒马急退十余步,险之又险地避开了关羽的横空挥斩。这是关羽挥出的第二刀。
ps:看《骁骑》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存眷起点中文网公家号(微信增加朋友-增加公家号-输入ddxiaos惑便可),悄悄奉告我吧!
两马对冲而来,百步间隔正在以肉眼难觅的速率收缩挨近,越来越近。就在两边即将比武的一刹时,却见关羽俄然松开缰绳,左手撩起尺余长的美髯,身材向右边倾斜,右肩一沉,握于掌中的青龙偃月刀蓦地翻转、刀锋朝上,擦着空中抽刀掠起。顷刻,但见那寒光湛湛的刀锋化作一抹惊鸿,自下而上,直奔魏延座下的战马撩。
魏延策马扬刀劈面劈砍而来,瞬息之间便冲到关羽面前。令他感到惊奇的是,邻近比武之际关羽竟然没有举刀相迎,反倒撩开架式,左手托着尺余长的长须,右手提刀不急不躁地试图袭杀他的座骑。关羽竟如此托大!
一刹时,魏延不由心头一喜,身材稍稍侧倾,右脚勾住单边马镫,已然筹办放弃座骑,用尽尽力,一刀袭杀关羽。用一匹战马调换关羽的项上人头,这无疑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稳赚不赔。何况魏延早就看出来了,关羽座下的战马远比本身的座骑要好很多;只见其通体赤红如火,没有一根杂毛,体长一丈1、肩高八尺不足,马鬃顺滑锃亮,四蹄结实,神骏无匹,这较着就是一匹万金难求的千里良驹,说是可贵一见的神驹亦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