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忠是想说我为甚么没有事前奉告相国?”李利沉吟道。
李利微微点头说道:“不,放弃长安城是必定的事情。但是,正如元忠所说,此番西凉军大乱,如果我们有充足的兵力,就能趁机收伏一些将领,既而快速强大气力。眼下我们在葛家坡的兵马只要三万余人,兵力过于薄弱,威慑力不敷,以是还得调兵声援。一旦休屠铁骑在半月内到达长安,与我们合兵一处,那我们就有五万铁骑,既而就能对军中其他将领构成强大威慑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凭借于我。董相国麾下的兵马少说也有三十余万,只要我们能够收编此中的两成兵马,就能将武威军的气力翻一番。倘能如此,待我们返回凉州时便可与武威郡的守军李暹所部构成东西合力,两面夹攻,既而一举安定凉州。元忠,不必多言,当即传令去吧。”
对李玄这番颇具预感性的言辞,李利极其惊奇之余,又甚为赞叹。
某一顷刻,李利乃至有种错觉。如果李玄出世在后代,他也必然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才,因为他对很多事情都看得入木三分,目光独到而长远,思惟周到,大局观和预感性极强,极其难能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