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那为甚么又叫江南王呢?”
朱权撰有一部道门著作,名为《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简称《太清玉册》,传闻内含一套奇门武学,极其高深。如果我是他,必然会把此中的内功心法传授给孙儿。
须知这四小我全都活着的话,修为高达“坐照”中段,别说碰到少师正那种神级妙手,就算是碰到少伯庸,也能以一敌四,立于不败之地。
“你说的这个王直乃是位名臣,年纪比王阁老迈,资格在王阁老之上,也曾做过吏部尚书,但他没有入阁做过阁老。”
说到这里,目睹王默听得似懂非懂,便笑道:“你真要听不懂,那也没甚么,归正朱权编著的这本《奇异秘谱》,可谓绝世神作。不但如此,朱权还亲手制作了一件绝代宝琴,名为‘飞爆连珠’。
“本来这位于道长除了晓得武功以外,文才还如此了得,我倒是看走眼了。”王默内心想。
“啊,本来是这位铁骨铮铮的于大人。”王默总算明白了于少保是谁,心生崇拜。
“好诗,好诗。”梁凉赞道,“于道长不愧是王谢以后,出口成章,非普通人能比。”
不过这毕竟是江湖传闻,真假未知。但有一件事,倒是真的。
“不是。“梁凉摇摇脑袋,说道,“阿谁教王没人清楚他现在是否还活着。当年跑掉的夺天教妙手当中,除了此人以外,另有十几个妙手,以及少部分底层教众。司空召是那十几个妙手当中最强四人之一。”
换言之,这四小我如勇敢公开在江湖上露面,以少师正江南武林盟主的身份,定然会用秋水神剑将他们斩杀于神剑之下!
过了一会,于康跟两人告别出去。
王默如有所悟,点头道:“好。那么这个江南王是不是很短长?”
“没错,此人就是一名王爷,封号为宁王。”
没等梁凉说出王阁老的名字,突听一个凶恶声音由同春观别传了出去:“牛鼻子,你跟我滚出来!”
王默想了想,俄然问道:“凉凉,你说的这个王阁老,莫非名叫王直?”
这位江南王固然比不上他的祖父朱权,但也很有本事。
王默说道:“奇特,既然宁王的封地在江西,那宁王为甚么会被称为江南王呢?”
二十年前,有人说他想谋反,天子派人去查,成果没有实证。两年后,天子找了一个借口,将他的王府保护改成南昌左卫,一来是想警告他,二来也是想夺他的兵权。
几年前,于道长看破尘凡,削发为道,住进了这同春观,每到腐败时节,都会去三台山祭拜于少保。然世人多忘,这天底下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曾力挽狂澜,誓死保卫都城的于少保呢?”
梁凉解释道:“传说朱棣当年未做天子时,曾与朱权商定,如果当了天子,就与朱权平分天下。
梁凉笑了笑,说道:“大学士一职初创于唐朝,相称于天子的近侍。厥后几度荣枯,但都没甚么实权。本朝建国今后,朱元璋以为丞相权力太大,就废掉了丞相,由天子亲统六部。
王默悄悄吃惊,心想:“这四小我如果都还活着,岂不是又能出来兴风作浪?”
“那这位王阁老叫甚么名字?”
“于少保就是于谦。”
闻言,梁良笑了笑,说道:“江南王是江湖中人对宁王的戏称,这个叫法你听听就算了,今后可别张嘴胡说,免得自找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