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云有些绝望,杜如月笑道:“莫非非要让天下人都晓得你这个清平镇的小毛贼你才对劲么?”
“小丫头,小丫头!”李风云悄悄推了她一下,“你发甚么呆呀?”
楼上春山寒四周,过尽征鸿,老景烟深浅。
早有人备好桌案纸笔,李中一挥而就,做下一首《桃花》:
花解语抬眼望去,喜道:“本来是冯书记,冯书记肯来恭维,不知是解语几世修来的福分,没想到本日的知花筵,竟成了文坛乱世,青史上又多出一段嘉话了。”
李风云小声问道:“这个李公子是谁?”
护国侯的威名名震天下,大唐百姓无不钦慕,乃国之柱石,朝之良臣,若公子因解语而折腰,天下人会如何对待护国侯?解语又怎敢以流莺粗躯折污护国侯的清名?
正值此多难之时,多事之秋,大师同属中原苗裔,炎黄子孙,相互唇齿相依,一脉相承,休戚相干,血肉相连,当同舟共济,相互搀扶。
“你……”李中气得浑身颤栗,正要说话,却被花解语拉开,朝薛勇盈盈施了一礼,花解语道:“薛公子,你说得没错,你身份高贵,而解语只是流落到青楼中一只流莺,身份卑贱,幸而还算有些才学与见地,才得以各位饱学之士、四方豪杰的赏识与宠嬖,论身份,实在是有辱薛公子的申明。
李风云笑道:“如许才风景,一下子捐出四五千两银子,我们也能好好的出出风头。”
李公子也是一番美意,但愿公子能珍惜护国候的羽翼,还望公子大量,能够包涵,也能体谅解语的苦处。”
各位善长仁翁,都是忧国忧民之士,碧血赤忱之辈,必不会鄙吝戋戋财帛,济人于危难,解民于倒悬!”花解语朝楼上楼下的世人深施一礼。
“只应红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间竹阴。
“好美女人,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杜如月俄然想起《洛神赋》中的几句,她本向来不信赖世上有这般的女子,如许的女子,只应存在于诗歌中,存在于画卷中。现在她信赖了,公孙无忧说得没错,她是误入凡尘的牡丹仙子。“肩若削成,腰践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几树半开金谷晓,一溪齐绽武陵深。
话未说完,那薛公子一把推开老鸨,沉着脸喝道:“你是甚么东西,也敢拦我?”又对花解语道:“本公子没有喝醉,复苏得很,我薛勇如何说也是皇亲国戚,当今的齐王,是我的亲娘舅,花女人,我多次不耻屈身,求好与你,你却老是推三阻四,是何事理,莫非以我堂堂护国侯宗子的身份,还配不上你一个青楼的妓子?”
此话一出,满场沉寂,高雅轩的老鸨仓猝出来打圆场道:“薛公子喝多了,谈笑了,大师都晓得,我家解语是卖艺不卖身……”
看到了花解语,就连杜如月也很难对她生起恶感,乃至起不了半丝妒忌之心。杜如月不敢信赖,在青楼当中,另有如许的世外仙子。
“好诗,好诗,李公子文采公然名不虚传。花都知,我愿以五百两纹银求得李公子的墨宝,不知都知可否割爱?”《桃花》刚作罢,便有人大声叫道。
说话间,冯延巳已走下台上,道:“本日既然是知花筵,老夫就以花为题,填一首《鹊踏枝》。”说罢,龙飞凤舞,书就一阙《鹊踏枝》:
花解语略一考虑,命人取来古筝,当场谈唱此曲,歌声婉转凄婉,神韵悠长,博得合座喝采,随即便有人出银千两求走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