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御史台官员弹劾,要论程咬金、苏烈、郭待封三人极刑。
现在天子和政事堂的宰相们都非常大怒,不说程咬金之前乱杀人被问罪,此次又胡涂的把军权交给了郭待封,导致唐军先是错失追杀败军的机遇,然后又是纳降屠城,都是大罪。
不管是勋戚后辈,还是豪门后辈,他都能一视对待。
这事情就闹大了。
此时长安换帅的旨意是早达到了,但李薛二帅未到,程苏二帅也还没能交代返京,普通是待李薛二帅达到后办理交代兵权的。可此时郭待封弄这么一出,程咬金成果还真就信了。
不久后,李道宗和薛万彻带领几千救兵终究达到,交代了军权。
李逍倒是松了口气。
以程咬金的老辣,莫非还真会等闲的被郭待封一个将军夺权?还是个后辈?必定是郭待封出示了些甚么凭据,比如密旨之类的。
这个时候全军高低才晓得,郭待封所谓的密旨底子子须乌有,他是假传秘旨,私夺军权。
倒是这个郭待封还真是短长啊,但李逍想来想去,感觉郭待封该当没阿谁本领敢矫诏夺权,贰内心猜想估计还真会有这么一道密旨,但既然郭待封最后搞砸了,那么最后必定得由他来背锅。
李程两家的干系,也是相称的好。传闻程咬金出事了,他赶紧诘问。
苏定方以为不当,本来之后果为过量杀人而被问罪,现在再屠城,那就罪加一等。
苏烈本来是贬官三级,但随后天子以苏烈从征西突厥之功,拜苏烈为左神策军大将军,封刑国公,并授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
而如果真的只是背锅,那他必定不会真的被正法的。
郭待封是唐初名将郭孝恪之子,当年郭孝恪实在也是瓦岗军出身的,跟程咬金干系还很好。厥后郭孝恪镇守西域,为第一任安西都护,厥后也战死在西域。郭待封一向在西域镇守,此次击败西突厥后他跟从程咬金征讨吐谷浑,为前军总管。
可长安间隔青海很远,兼之李薛二将出京前也另有很多事情要办,导致的成果就是当二人还在路上的时候,青海那边便还是暂由程咬金和苏烈统领,事情出就出在这个交代之前。
他的这个建议倒没有不对,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子总管,终究决策的该当是程咬金和苏定方两位统帅。
士卒将全城几千吐谷浑人搏斗一空,一个也没放过。过后,分其财给全军,还给了程咬金和苏烈一人一份最大的。苏烈不肯收,程咬金却收下了。
程咬金还是挺信赖他的,并没思疑他所宣称的秘旨的实在性。
而郭待封屠城的来由是这些人等我们分开后,必定又会背叛,乃至还能够会从我们背后攻击我们,不如全数杀掉,夺其粮草资财,以犒赏将士,安稳军心。
本来已经降唐的数千吐谷浑人,全城被屠空。
“卢国公栽了?”李逍不由皱起了眉头。
眼看程咬金二人分歧意他的战略,郭待封做出了非常特别的事情。他在帅帐中对诸将宣称,天子在长安下旨换帅的同时,另有秘旨给他。
可郭待封不听,仍然命令屠城。
前军总管郭待封妒忌苏定方的功绩,因而对程咬金说此战固然得胜,但唐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追击,该当自结方阵,渐渐谨慎前行,敌来则战,这方是万全之策。
说在李道宗和薛万彻未抵军中之前,让程咬金和苏烈将军权交给他,全军归他批示。
郭待封接过军权以后,便窜改了军令。
在郭待封的带领下,唐军在茫茫青海高原上迟缓行军。
十一月,程咬金引军进击,遇吐蕃强兵二万骑,副帅苏定方亲率前军五千骑驰迎打击,大败吐蕃,唐军追奔二十里,杀获三千多人,缉获的战马及东西,漫山遍野,不成胜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