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的死让顾雍第一次感遭到了言论的强大力量,现在这一股言论之风开端转向江东,身为卖力监察民意的谏议官,顾雍需求及时的提示高宠引发正视。
崔琰脾气朴直果烈,认准了的道就会一条道跑到底,担负劝学处置以后他与郑玄、管宁的干系几近分裂,旧时一道就学的同窗也纷繁指责他,表情的压抑可想而知。
“宠帅不必说了,琰本觉得你是个不畏困难、疾志厉行的豪杰人物,却不想几句流言就能让你——,恕琰眼拙,告别了!”崔琰忿然怒道,大步而出。
“宠帅此次急召琰来,不是为了——!”崔琰愣了一下,哑然问道。
桅子花,白花瓣。
顾雍道:“这一次夺职的声潮实在并不在崔琰有没有犯过律条,而在具名人物的身份和他们对崔琰品德的质疑,郑玄、管宁天然不会亲口说崔琰的不是,但他们的谈吐却对崔琰较着的倒霉,有道是一言之评出将入相,一言之误罢官丢职,乃至于失掉性命,昔日家师之祸犹在面前,宠帅若不设法制止,恐这一波逆流会越闹越大,终究危及江东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