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 第九十二章 唯蜀王独善中秋词!
适逢中秋佳节,文人雅士各显才调,赋得斑斓诗词,唯求中转圣听,若得帝王一笑,繁华繁华自是不消多说!
月神殿主闻溪说道:“蜀王能作出此句,才调可见普通,本日可贵机遇,还望蜀王不吝才情,泼墨挥毫,好让我等大开眼界。”
月神殿主稍作思考,便承诺下来。
有儒道世家之人,心悦诚服,举杯邀陆玄楼同喝酒!
陆玄楼踱行七步,双手八叉,便成一曲《满江红》。
“诸位有所不知,大魏左相顾相之名传中州,中州儒家弟子推许备至,皆是以句。”
不过半晌时候,自稀有十首诗词博得一片喝采之声。
“听闻灿烂诗篇,便觉心喜,若不参与此中,毕竟是无趣。”
志分歧,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陆玄楼虽因天赋下之忧乐而一鸣惊人,却无后续,是以陆玄楼胸中几点笔墨,世人不得而知。
世人皆知大魏重武,民风剽悍,却鲜少人知大魏重文,儒生雅士自有风骚。
约莫一柱香的时候,世人纷繁蘸墨落笔,一气挥豪,便有诗书跃然纸上,有宫娥上呈大魏皇后与月神殿主闻溪,由两人作高低之分。
大魏嫡子贵女学问赅博,东荒神殿天骄饱读诗书,一时之间,竟有华诗锦句不断。
豪言既落,豪气便生,岂能半途而废?陆玄楼又行七步,双手复八叉,至一颗桂花树边,折下一朵桂花,朗笑说道:“中秋折桂,诸君再听《折桂令》。”
大魏皇后笑道:“在坐诸位都是年彼苍骄,在年青一代中独领风骚,自有一番才情。”
目睹夜色愈深,中秋宴已至序幕,世人皆有纵情而归之意,太子陆玄昭却有一番心机。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拜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谁说中秋节充满了哀痛,有的人,在中秋节,仍然引吭歌颂。
何况大魏皇后以文争道,东荒神殿为东荒仙门之首,岂有避战之理?
大梁文会每有出彩诗词,便被誊写下来,快马加鞭送入宫中,以供朱紫品鉴。
东荒仙门幽居山中,求道长生,最是古板,便读诗书,熏陶情操,经常吟诗作赋,胸中才情不输别人,也不惧文斗。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彻夜见嫦娥,沉冤雪。
太子陆玄昭说道:“方才世人落笔,唯有玄楼置身事外,还请母后下旨,请玄楼作诗。”
陆玄楼连出三词,冷傲世人,世民气悦诚服,久久无言语,不堪感慨:“中秋有月,唯蜀王独善中秋词。”
“诸君且看,本王绣口一吐,便是半个大魏。”
九州天下,道儒两家独大,剑修佛陀也有力与其争锋。
愁中看、好天良宵,晓得尽成悲咽。只影现在,何堪重对,旧时明月。
陆玄楼信手拈来的诗句让月神殿主面前一亮,心知陆玄楼才情不凡,当下更是猎奇陆玄楼才情多少。
“善!”
“休说阴晴圆缺,且喜人间好时节!”
儒家传道中州,有四大书院,君子、圣贤不计其数,来往皆鸿儒,气力之刁悍,皆不在东荒神殿之下。
“适逢中秋佳节,诸位可贵齐聚一堂,本宫请肆意泼墨,赋得篇篇冷傲诗词,装订成册,以供世人朗读,成一桩嘉话,闻溪殿主张下如何?
大魏皇后点头表示,便见很多寺人宫娥涌入御花圃,奉上持笔墨纸砚,静候诸多天骄落笔。
东荒曾有十二国,唯有大魏以科举取仕,常有墨客朝为农家郎,暮登天子堂,最是渤海顾慎之,半生飘零,一遇明主便青云直上,主政大魏,开一世承平,能够青名入史册,大魏百姓津津乐道,江湖武夫避退三舍,此中风骚,不敷为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