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暄璃江山落 > 第1章 楔子

我的书架

光阴如梭,转眼到景熙十五年秋,一日阴霾满盈,气候骤变,雷电交集,穆宗萧瑜病重卧榻,垂垂感到胸闷气喘,浑身炎热,一阵短促咳嗽声后竟又吐出几口暗红血液,怕是命不久矣。

将说雄师开拨,萧瑜下旨,集结三十万雄师,命一母同胞的皇弟瑞王萧鍇、太师齐国公张元信率师以从,户部尚书秦佐、兵部尚书曹瑾等扈征。

随驾诸臣见此窘境,连连上章,要求圣上折返,从长计议,岂料天子大怒,强命行军,统统军政事件皆由寺人陈哲专断,随征文武大臣不得干预,违令者斩,导致军内自相惊乱,未至驻营,兵已乏粮,马已困顿,弃甲胄,遗战戈,一起狼籍。

且说梁朝雄师出镇谷关,过宁来城,至宣化府。连日风雨,汛情汹汹,门路滑泞,盘曲难行,不时传出车翻马伤之事,声气愈急。

现在大梁军队虽不敷二十万,士气低糜,军心涣散,但尚另有一搏之力。然脱勒工于心计,用心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梁军。穆宗不疑有诈,遣秦佐草拟圣旨媾和。

穆宗无法,只得从命。可叹一朝天子,享尽繁华,风景无穷,然宠任奸佞,毫无军谋,大败而俘,沦为阶囚,如此境遇,实则心伤。

朝廷上至太师,下至舍人,莫不禁止,力言六师不宜轻出,但是萧瑜只听陈哲谗言,不肯纳谏,一意孤行。

侯良玉点齐兵马,束装待发,但是天子的亲信寺人陈哲现在却力劝萧瑜亲征。朴重英年,意气风发的梁穆宗萧瑜,很有一股安邦定国的大志壮志,愿效仿先人梁□□萧烈,南征北战,克定四方,功盖千秋,遂下命,御驾亲征,二日即行,事出匆急,举朝震骇。

梁师刚到了都城门,庆王萧禩(萧瑜叔父)率一干人等伏阙恳留,奏请萧瑜收回成命,停止亲征,然帝不允。庆王望着一起浩浩大荡的王师,涕泗横流,仰天长叹,“仓促行事,无一紧密,吾大梁必遭大变。”

大梁景熙六年春三月,北境蛮夷部落首级赫克称疾逝,其宗子脱勒嗣位,兼并诸部,势浸强大,遂日趋骄横,纵兵劫掠,屡犯塞北,梁朝边疆自此多事。

而当梁军放下防备,移至河边饮水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脱勒率军趁机策动守势。梁军只得仓促应战,相互踩踏,厥后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血流成河,积尸如山。

侯良玉等大将率骑五万前去阻击,中伏而死,五万骑全数淹没。蛮夷军队士气畅旺,乘胜追击,一起摈除穆宗至怀宜,隔日则完整包抄怀宜之地。

瑞王萧鍇为了护住穆宗,冒死杀敌,身中数箭,悲壮战死,太师尚书等重臣亦战死。陈哲逃窜时被惊马踩死,终得报应,梁穆宗面如土色,浑身血污,卑如丧犬,不久被俘。

基于此,脱勒更加娇纵,不成一世,觊觎大梁美女金银,屯兵边陲,意欲南下,与安享承平的大梁王朝一较高低。

而后夏冬瓜代,日月更迭,待到景熙九年蒲月之时,脱勒部族愈发强大,马肥粮足,气力昌隆,北漠尽归其麾下,兵锋所指,莫不堪之。

约莫一个时候后,梁穆宗崩殂,文武官僚,莫不哀思,太子萧恪着丧服亲抚棺木出城,将其葬于都城之东安陵,谥号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天子,庙号穆宗,随即萧恪于仁和殿即位,升赏群臣,大赦天下,次年改元洪光,史称梁肃宗。

而另一边,脱勒为人狡猾,很有策画,他率部佯避,冒充崩溃,诱师深切,以逸待劳。

且说穆宗回朝,心性大减,志气衰损,畏北如虎,大梁国力由盛转衰,武备败坏,然经此波折,穆宗亦是认清忠奸,起用王贤、姚宇等良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疗摄生息,社稷临时安宁,并无大事。

推荐阅读: 龙魂特工     神明领主:我在全球攻略游戏里封神     湘云秘闻     灵飞经     逆青春     无上仙魔     神秘老公,晚上见!     [综]然而琴酒又做错了什么     穿越到山海经     锦绣农女:猎户夫君欠调教     文娱大佬的自我养成     火爆兵王1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