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徐邈皱起眉头,杨安玄笑着讲解道:“不是值钱的东西,云节纸二千张,碧春茶一斤。”
小长干在建康城郊,北靠秦淮河,南望雨花峰,火食稠密,屋宇檐廊,鳞次栉比。
张锋叫道:“小兰姐姐,另有仆。”
“贤侄进京就读国子学,应当把心机放在经学之上,词曲小道偶或为之则可,不成沉迷其间……”
落坐以后,慧静打量了一下杨安玄,道:“弘农杨家是王谢世家,施主豪气迫人,此恐怕与兵器相伴,常见血光。”
王猛则以为孟尝君田文也是恶日出世,厥后成了齐国地丞相,为其起名镇恶,经心抚养。
大女人小媳妇打扮得花枝招展,提着小篮,装着角黍,说谈笑笑,明天是回娘家的日子。
…………
没有急着下笔,杨安玄先将粉壁上残留的诗句读了读,多是奖饰佛门的诗,“佛在心头坐,尘心道不足”、“参禅一柱香,凝然万虑忘”等等。
徐邈点点头,道:“是东林寺慧弘远师所制的五净心茶吗,老夫在道场寺咀嚼过一次,莫非碧春茶也是散茶?”
徐邈在大厅内欢迎了杨安玄,见礼毕,杨安玄奉上带来的礼品。
杨安玄动了游兴,笑道:“让杨怀套辆车带上小兰她们,我们骑马四周转转。”
法严惊呼道:“施主此诗大聪明,道出修行真义,与佛有缘。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蒲月六日,杨安玄带着礼品前去中书侍郎徐邈的府上,张锋事前探听过徐邈逢六休沐。
听杨安玄一口道破茶的来源,法严再无思疑,笑道:“不错,半月前慧弘远师从东林寺寄了两斤五净心茶给师兄,贫僧分得四两用于待客。”
慧静暖和地笑道:“老衲哪有甚么指导,施主方才说积德积善、扶贫助弱,慈悲心便是佛心,既有佛心自有佛祖护佑,逢凶化吉,安然喜乐。阿弥陀佛。”
半柱茶的工夫,脚步声响,一名衲衣老衲步入堂内。老衲须发惨白,进屋后对着杨安玄合十见礼。
杨安玄想起蒲月五日出世地王镇恶来,这位前秦丞相王猛地孙子,因为恶日出世要被父母送于别人。
蒲月初五,端五节,休沐。
瓦棺寺与道场寺、东林寺齐名,是佛教闻名的禅寺,高僧辈出,杨安玄成心在佛门中留下申明,欣然前去。
维摩诘壁画开示第一天,由顾恺之当众为维摩诘像点睛,捐得香资百万钱,也为后代留下“点睛之笔”的成语。
杨安玄细细打量着徐邈,这位父执边幅清癯,穿着朴实,神情严厉,看上去不好打交道。
法严惶声道:“那该如何是好?”
知客僧法严命小沙弥奉茶,不是杨安玄所等候的五净心茶,而是时下的茶汤。
杨安玄忙站起家,行礼道:“见过慧静大师。”
慧静低眉,轻诵佛号。
棕叶裹黍米煮之,状似尖角,故名角黍,与后代的棕子已相差无己。
史乘称王镇恶不善骑射,但善于策画。杨安玄仰仗着对汗青人物的体味,已得胡藩、蒯恩。
张锋端来事前用昌蒲草泡好的蒲酒,让杨安玄饮下避瘟解毒。
一大早,升为内管事的许氏带着家中几个女人插艾,将艾草扎成人形悬于流派之上,以禳毒气。
呷一口暗香满嘴,徐邈微微点头道:“此茶甚佳,不负碧春之名。”
徐邈端起茶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对侍女道:“取笔墨来。”
慧静大师笑道:“老衲收到慧远师兄寄来的手札和五净心茶,在信中师兄提及杨施主,说施主身具佛根。方才听沙弥禀报,说施主写下‘勿使惹灰尘’的偈语,果如慧远师兄所言。施主若能遁入佛门,必能昌大佛门。”
有宿世穿越的经历,杨安玄对神佛充满敬意,合十道:“请大师指导。”
杨安玄合十对着画像拜了三拜,既是对梵刹的尊敬,也是对顾恺之佳构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