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前来的除了府衙的一些官员外另有郡中名流魏忠、吴绍之、高允等人,主簿陈深身材不适,没有前来。
新野郡官学设有掾官和经师,并未招收门生,只是尸位素餐。
世人簇拥着杨佺期上山,沿途那些士子纷繁上前见礼,自报家门,杨佺期含笑点头,不时温言应对几句,那些有幸得郡守温言相询的士子,无不面泛桃色,与山间红梅相映。
妇人头戴花胜,袅袅婷婷地行走在山道间,引得很多士子们傲视作态,摆出自发得风骚的姿式,吟风拍树故作萧洒,换来两三声娇笑,更加感觉骨头也酥了几分。
很快,评出上品二首,中品八首,下品九首,阴敦所做评在上品。
听到杨安玄的轻叹声,阴敦心中一紧,藏在心中阴暗仿如被看得透辟。
…………
杨佺期捋了捋髯毛,对侍立品旁的杨安玄道:“既然诸公美意,安玄你便也做首诗,请诸位父老指导。”
二刻钟,汇集了三十余张诗作,任玄光命人拿了上二楼,交给杨佺期、刘志以及魏忠等人评鉴。
诗是佳作,杨安远妒忌地看着杨安玄,没想到老三找人做了如许一首好诗。当年本身花了五百钱买的诗比起这首差远了,不知这首诗花了多少钱。
初春时节,气候犹寒,杨佺期举头挺胸走在最前,身后是跟着长长的步队。轻风拂面、短须飞舞,不免微醺,大丈夫当为人雄、率先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