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传来,荆词和杨薇娍不由讶异。
圣上三子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其他儿子一概封为亲王。
“吾皇万岁岁千万岁——”
荆词惊奇,出阁?长姐又把算盘打到她头上来了……
身穿龙袍的少帝登上城楼,安抚担惊受怕的百姓,“罪人韦氏已被诛灭,百姓们不必惶恐,我大唐将迎来繁华昌隆。”
“请万岁上座——”
一时之间,朝臣堕入纠结争辩状况。
李隆基上前道:“父亲,您乃高宗亲骨肉,您继位可谓正统,现在情势严峻,大唐百废待兴,还请您即位,正纲常,开我大唐耀世。”
杨寿雁拜访东宫,仿佛还与太子达成了某种共鸣。
但是,很明显,当下功绩才调最为凸起的倒是三子李隆基。
相王叹了一口气,点点头,“既然如此,我便扛起此重担,与尔等一同复兴大唐。”
上面的臣子们亦吃了一惊,顿时炸开了锅,群情纷繁。
说罢,她伸脱手一把拎起一脸错愕的少年,将其扯去一边。
…………
新皇即位,接下来,便是立太子一事。
“请万岁上座——”承平公主当即回身朝相王叩请。
“眼看李隆基是成为了太子,但承平公主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圣上这皇位说到底还是承平公主推上去的。”
“朕常常想起萧爱卿为御史之时,刚正不阿,冒着被降罪的风险频频直言,朕甚是赏识当时的你。在韦罪人这件事上,你固然有错,但你也是以痛失了独子,这便算对你的奖惩吧。朕念你常日恪失职守,惜你迷途知返的份上,对你的罪恶不予究查,降你为晋州刺史,不日迁离长安。”
如此一来,李隆基终究当上了太子。
“您现在是最合适帝位的人选,请相王为我大唐社稷考虑。”
“这、这……”相王看着殿内世人,神采摆布难堪,“我于社稷无功,此番伏法韦氏,我更是甚么也没做,我受之有愧啊……”
翌日。
阿谁被立为仅次于太子妃的良娣,竟然是当年她们在长鹊楼脱手互助的唯唯诺诺的小娘子,董知。
“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杨薇娍轻笑,“是啊,果然是沧海桑田,想不到连她都能博得李三郎欢心……”
“请万岁上座——”
“荆词,李三郎接下来的路定是愈发难走,你务需求尽尽力帮忙他,必然要助他登上帝位。”杨薇娍看着荆词的眼神炯炯有神,充满希冀,甚为果断。
…………
几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