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依唤了巧薇过来,交代她道:“你到楼上香室,寻两个黑龙桂香囊出来。柳嬷嬷拿去赐给她两人。”
曾家这部药典,三代之前还只是传男不传女的家属之秘,世人鲜少晓得。直至曾逸担当家业,又入了太病院,曾家的医术才垂垂名声显赫起来。再到他以金针之术救活先帝宠妃,曾家终在医界奠定了泰斗的职位。
这个动静自灵犀楼传至全部王府时,暗里里的群情便更加热烈,有人大是猎奇,王妃嫁入府还不到两个月,这么快就要作主给王爷纳妾,未免过于贤惠了吧?
饶是柳嬷嬷向来老成慎重,处变不惊的性子,听了这话亦是骇了一跳,不过她很快便规复如常,略思考一下,开口道:“王妃心中可有人选?”
要知医道本是惠及万民之术,本来不该如此隐蔽藏私,如许把持着良方不肯公诸于世,不但遭来同业的仇视,亦不符医者慈悲天下的胸怀。
曾安筠将这书交给锦依时曾言,当年她祖父开罪,虽说是因了被卷入先皇后与云妃的争斗当中,却另有另一个祸端,便是手中这部秘不过传的医书。
待柳嬷嬷拿着香囊出去,巧薇来到锦依面前跪下,轻声道:“蜜斯,上回在筹会上是奴婢莽撞了,差点害了蜜斯。”
家道残落,曾逸死前便突破了家传的端方,将这部药典传于本身最看重的孙女曾安筠。
世人面面相觑,继而都故作高深地冷静点头。(未完待续。)
末端,锦依让她坐下,顺手挪过几边摆着的银质镂空雕花熏笼,拿了银签子拨弄。
便有人暗中猜想,“莫不是因为王妃两个月了还未有身孕?”
筹会以后几日的一个午后,锦依在书房案前抬开端来,将羊毫搁在笔山上,略略活泛酸麻的手腕,《医魂药典》已经誊抄结束。
及至又传到锦依这个外姓人手中,实也是无法之举,曾家已经再无先人能担当这部秘传数百年的医书了。
锦依下楼在东阁内坐下,柳嬷嬷亲身捧了茶来,站着回禀了些房里的事件。
柳嬷嬷找过怜香和怜玉后,便有动静在灵犀楼里传开,说她二人颇得王妃欢心,特地赏了香囊,还明言要从当选出一个抬为王爷的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