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七估摸着时候差未几了,才回身冲着张须陀又抱了抱拳,方说道:“恭敬不如从命,末将愿唯李十公子之命是从。”
在场世人,包含与史万岁一同被解往西疆的五六百名叛军将士,董七和他部下的百十号卖力押送的军士,以及杨广等人,跟着史万岁手中弓弦响过,几百双目光皆不约而同地跟着史万岁蓦地射出的这一箭望向远方的雁群处。
“铁蹄龙”乃是漠北草原千里挑一的良驹,一旦撒开了四蹄飞奔起来,斯须之间就追上了雁群。杨广昂首望去,公然见雁群右边排行第三的位置少了一只大雁,心下禁不住赞叹:史万岁真乃箭神也!
被史万岁一箭射中的那只大雁直愣愣地栽向空中,领队的头雁发明身后有一只火伴中箭坠地,收回一声凄厉的哀鸣,带领雁群折身爬升了下来,想要抢在火伴坠地之前挽救那只不幸中箭的大雁。
但是,就在雁群从半空中一起哀鸣着回旋而下时,横刺里俄然掠过一个身形巨大的金色身影,于半空中伸出一双利爪,抓起那只头雁,回身就向东面的大山深处飞去。
“‘黑将军’,去把头雁抢返来。”杨广一耸肩,肩头的那只“海东青”怒号一声,奋力伸开双翅,向东追了畴昔。
说话间,杨广昂首瞥见那群大雁又飞远了数丈,心想:这史万岁箭法即便能与长孙先生一较高低,只怕此次也难一箭射中右边第三只大雁了。
董七听李浑一口道出李崇原是太师李穆膝下排行第四的公子,再不敢思疑杨广的身份,假模假样地回身冲李浑点头哈腰地赔着不是,就是仍不肯说出要史万岁发箭的话来。
“你向本公子报出如此详确的职衔,是信不过本公子的身份吗?”杨广此时的表情很奥妙,既不肯史万岁中了董七的奸计,又想给史万岁出个小小的困难,瞧瞧他倒底有多大的本事,因而,便摆出一副爱理不搭的模样,反问董七道,同时,用目光向站在稍远处的史万岁表示:大雁群就要飞过甚顶了。
“史将军射中了。”那位被董七射死了大哥,要找董七冒死的少年军卒眼尖,一眼瞥见天涯有一只大雁回声掉落了下来,随即收回一声镇静地呼喊。
就在董七说出唯李十公子之命是从这句话的同时,史万岁陡地大喝一声:“董都督切莫忏悔。”弯弓搭箭,瞄都没瞄,冲着在世人视野当中已恍惚成一条“人”字的雁群就射出了一箭。
史万岁手持弓箭,冷眼核阅着董七的一言一行,安闲搭腔道:“多谢李公子和两位豪杰兄弟的关照,史某鄙人,还是要听董都督亲口承诺下此事方可发箭。”
张须陀目睹那群大雁渐次远行,间隔史万岁所站的位置已有五十丈开外,并且从后向前望去,史万岁指名要射的那右边第三只大雁身形被前面的雁只粉饰住,仅偶尔暴露一侧身躯。在如此远的间隔,要想一箭射中右边第三只大雁,即便是有当世第一神弓手的长孙晟,也很难做到。
董七顺史万岁手指的方向昂首望去,见北边的天涯确切飞过一群大雁,眼瞅着就要飞过世人头顶的上空,向南边飞去。他因原就在史万岁麾下当差,素知史万岁箭法非常了得,莫说是一只大雁,就是于百步以外射中一只趴伏于树枝之间的秋蝉也不在话下,本故意开口回绝史万岁,又听史万岁张口杜口便要当朝太师膝下的十公子出面做证,抬眼瞄了杨广一眼,因见他只面带浅笑地凝神谛视于天涯飞来的那群大雁,明显已默许了要为史万岁出头包管,心中转念一想,又打起了歪主张。
“走,追上去,瞧瞧是不是右边第三只大雁。”杨广少年心性,一见史万岁在相距如此远的间隔竟能一箭射落飞雁,当即便动了猎奇的动机,双腿用力,一夹“铁蹄龙”的两跨,“铁蹄龙”收回一声长嘶,翻蹄亮掌,奔着雁群南飞的方向直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