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觉已有不是,便决意改图,此发愤为君子也。
见人积德,多方同意。见人过举,多方提示,
正可於朋友集会时,述之以助清谈。
颜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
言不成尽信,必揆诸理。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
豪侈足以败家,吝啬亦足以败家。
自虞廷立五伦为教,然後天下有大经。
谨守父兄教条,沉实谦恭,便是醇潜后辈。
和蔼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民气日丧其廉耻,渐至灭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
道本足於身。实在求来,则常若不敷矣。
桃实之肉暴於外,不自怜惜,人得取而食之。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成医。
饱暖人所共羡,然使享平生饱暖,而气昏志惰,岂足有为温饱人所不甘。
命儿辈抄录存之,题曰围炉夜话。但此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
读之觉矜平躁释,意味深长。
大丈夫办事,论是非非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允尤贵精详。
为世俗谈因果,使知报应不爽,亦惩恶之方也。
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家纵贫寒,也须纪读书种子。人虽繁华,不成忘力穑艰苦。
敬别人,便是敬本身。靠本身,胜於靠别人。
盛衰之机,虽关气运,而故意者,必责诸人谋。
治术本乎儒术者,念念皆仁厚也。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於父母。创业还须深虑,恐贻害於子孙。
家之贫困者,谋驰驱以给衣食,衣食一定能充。
是人能补六合之阙也,而可有为乎?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王者不令人放生,而无端却不杀生,则物命可惜也。
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勿宠嬖以长其自肆之心。
处世以忠诚报酬法。传家得节约意便佳。
有不成及之志,必有不成及之功。
咸丰甲寅仲春既望 王永彬书於桥西馆之一经堂
居易俟命,见危受命。言命者,总不过顺受其正。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请教,则向善必笃也。
天下无憨人,岂可妄行讹诈?世上皆苦人,何能独享安适?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伍子胥报父兄之仇而郢都灭,
围炉夜话 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沉默无一言,
陶侃运甓官斋,其精勤可企而及也。
论事须真识见。做人要好申明。
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长夜耳,不敷为外人道也。
小人处世尽设构造,而乡党皆避之若鬼,以是小人枉做了小人。
肯靠近耆德老成,其家必多善事。
最不幸者,为势家女作翁姑。最难处者,为大族儿作师友。
心不成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作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
山川是文章化境。烟云乃繁华幻形。
同人聚处,须多说切直话,方见古风。
然岂独用兵为然哉?凡人事之成败,皆当作如是观。
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宵乎?余识字农夫也。
为学之功在是,摄生之道亦在是。静敬之益人大矣哉,学者可不务乎?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辈,不隔圣域贤关。
观范围之大小,能够知奇迹之崎岖。
尧舜大圣,而生朱均。瞽鲧之愚,而生舜禹。揆以馀庆殃之理,似觉难凭。
贤人不责人无过,惟多方诱之改过,庶民气可回也。
权势之徒,虽嫡亲亦作威福,岂知烟云过眼。已立见其灭亡。
欲利己,便是害己。肯下人,终能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