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二哥, 他神采更是阴霾了。二哥才调出众,百年难遇, 季鸿曾听闻山中有高僧大道, 能以报酬介与怨魂互换精魄,令其重返人间。这多年以来,他常常梦到二哥的背影, 他想问问二哥是否恨他怨他, 是否想借他之躯回归尘凡。可二哥不答,只用一张黑洞洞的没有五官的脸盯着他, 以后便不断地不断地往前走, 将他远远地丢在前面。
季鸿不答,反轻笑:“听闻医者皆菩萨心肠,目见饿殍便心生悲戚,耳闻疾痛则愁郁满腔。这两日承蒙余小公子顾问,看来余小公子也是这般无边仁慈的人,想来也能急人之急,解人于难厄当中罢……”
余锦年想起上一世遇见过一个年青的女孩儿,抽屉里老是藏着各种百般的零食,脸上也老是笑着,仿佛不知愁似的,别人向她请教高兴的法门,她便取出一袋零食来送人,并说,内心的愁闷吃出来就好啦!
季鸿沉默了一会儿,伸手摸了摸穗穗的头,把小碟往她跟前推去,道:“你吃罢,我再给你小年哥哥敲便是。”说着便又在地上排开四颗核桃,重新拿起板凳腿。
另一人也劝:“依我看哪,有小年哥儿你如许的技术,连|城中那家东风对劲楼的大厨都做得!不然那寿仁堂的医药侍子也没得题目,又何必屈尊在这小面馆里谋生?”
“喔……!”跟着余锦年一声轻呼,一只圆噔噔的核桃仁呈现了,他像是得了甚么大发明,兴冲冲翻来覆去地看。
穗穗已经毫不客气地吃起了素黄雀,季鸿也咬开一个,金黄的腐皮里别有六合,香蕈鲜,菰手脆,萝卜艳,杂上碎碎的核桃,让人连筷子上沾的酱汁都想舔出来。
季鸿擦动手指,有些迷惑:“为何不吃了?”
穗穗把核桃咽进了肚里,这才又惊骇起季鸿来,摇点头小声道:“给小年哥哥留着。他早上醒了到现在,还没吃过东西呢……”
面馆另一头,那贩花的中年男人吃饱了面,车上的便宜花草也卖出去了大半,余下的几盆贵花就得拉到富人云集的东城那边尝尝看了,他吃完面条,将钱置在桌上,回顾四周仿佛在找甚么人,没多会便俄然大笑着扬扬手道:“小年哥儿,多谢你的神仙粥!”
余锦年听了一笑,不置可否。
到了巳时,街上各色摊贩都已开张了,余锦年却还没忘了自家早晨也是要过节的,所谓入乡顺俗,得空他就跑出去买了些生果,幸亏早晨祭月用。
明白瓷的盘子孤零零卧着几只黄雀,余锦年灵机一动,便又快手快脚地烫了几根小青菜,绕着白盘摆上一圈,倒是营建出了一个“黄雀衔枝”的意义来。
看到这,余锦年端着素黄雀走了上去。
“嗯?”余锦年顺着穗穗手指方向转头一看,见一美公子身披玉青外衫靠在墙边,他眼睛一弯,朝季鸿摆摆手,“季公子,你醒啦?”便也端了一碟炸糖饺,起家跑畴昔。
余锦年啜着一口薄荷饮,猎奇道:“季公子好似也是个懂医理的?那不晓得甚么样的药,能解了季公子的病呢?”
“说是粥,实在也是药罢。”季鸿眉心悄悄一皱,“你还懂医理?”
“可另有那里不舒畅?头疼,胸闷,口恶?”余锦年将羹碗推畴昔,又道,“吃点山药羹吧,和缓胃气。你如果喜好甜些,我另有之前酿的枣花蜜。”
素黄雀之素,即申明这并非是真黄雀,而是道假荤,乃是用切好的菜丝入锅,下酱油、白糖、精盐略炒调味,盛出作馅心。以后余锦年就将腐皮切方,以腐皮角开端斜卷入混上核桃仁的菜丝馅,卷生长条,又手脚谙练地把腐卷拦腰打出一个结,便做出一只“小黄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