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锦年被噎得瞪了季鸿一眼,往外走去。
余锦年斜觑道:“听这话,你是熟客啊!”
这时倚翠阁门前俄然又热烈起来,几个女人簇拥着一名新客进门来。那人头发仅用一根玉色发带束起,面色凝肃地出去后没走两步,便往前一倾扶住门廊,垂首抚胸又喘又咳,来迎客的女人有些嫌弃他是个病劳身,可抬起眼瞧过这位的边幅,顿时掩齿轻笑,羞答答道:“恩客如何如许急,快出去歇歇腿脚……兰儿,快去演歌!”
那人道:“我来找一小我,他来与你们送菜,却迟迟未归,你们将他如何了?”
所谓江上秋高蟹正肥,恰是百般滋味一点蟹黄,能馋得人流口水。盛了炒蟹出来,余锦年又夹出七八只生蟹,特长掂了掂,便扔到锅里去蒸,毕竟鲜蟹,还是无油无盐、原滋原味地清蒸,最是好吃多汁。
一听是胭脂醉,余锦年眼睛亮堂起来。
“这就是年哥儿么,好姣美的小官人,怪不得能入雪俏姐姐的眼。”
对方见是余锦年,又送了一篓小虾,余锦年这才认出,此人是城外津平船埠上捕鱼为生的钱大,现在鳏居,带着个比余锦年小一岁的儿子,数月前余锦年去船埠买鱼的时候,曾治好了钱大儿子的腹痛症。
季鸿闻声一转头,周身阴霾之气刹时散尽,那从一群女人的衣裙间暴露的脑袋,可不恰是自家阿谁去了一中午都未归的送菜郎!
房中只余他们二人,桌上镂空葫芦熏香炉里袅起淡淡的青烟,余锦年见清欢走远了, 游移问道:“雪俏姐姐但是想托我办甚么事?”
余锦年忙站起来:“女人直说便是。”
季鸿低头看着他。
来了这么久,不晓得面馆如何样了,季鸿能不能忙过来,余锦年想着仓促跑下楼梯。台下的小妓们正聚在一起,吃着他拿来的冰皮月团,见他下来了,也不让走,扯着他东聊西聊。
几人推推嚷嚷地玩起来,余锦年被困在此中,四周香粉翩翩,薄袖振振,的确是跟捅了胡蝶窝一样。他正愁如何脱身,忽听不远处哗啦啦一番声动,仿佛是甚么人将甚么东西打翻了。
清欢朝余锦年眨了眨眼, 做了个鬼脸,才抱着食盒跑开了。
他这边倒是清闲安闲了,却忘了家中另有个望断脖颈的美娇男。
小婢闻言双肩一抖,却还是一声不吭地低头捡物。
仿佛怼季鸿这一命令余锦年关于痛快了,可他还没欢畅上半刻,季鸿竟顺杆子往上爬,问道:“那依余先生的意义,是有体例让季某‘能行’?既然如此,还要劳烦余先生,今晚帮季某诊治诊治。”
余锦年洗净手,叮嘱其他妓子这两枚针如果持续利用,定要再煮一会方可,回身见那群小女人们叽叽喳喳吵成一团,便插了句嘴解释道:“医书说‘实血者宜决之’。就是说,对于气血壅实之证,能够采取针刺放血的疗法,泻其热,则肿胀自除,此法与用药一样能够治病,不过是个小技能罢了。这两日不要吃辛辣油腻之物,擦脸时也不要触碰病处,眼内肿胀很快会自行减退。”
“真的?”她巴盼望着余锦年,语气孔殷,但不过半晌又低沉下去,“可我……我没钱请郎中,也没钱买药。”
这架式,莫不是将满身产业都取出来了?
两人扳谈了一会,余锦年与季鸿才拎着螃蟹酒坛,回到了一碗面馆。
走出青柳街,行过一条曲折冷巷。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忽闻声板车在石子路上咣当咣当拖动的声音,有人呼喊道:“螃蟹,脂肥膏满的螃蟹……”